小学阶段的体育活动不仅是孩子们锻炼身体的良机,更是他们社交与合作精神培养的重要平台。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策划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方案中,我们将探索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合理的时间安排以及充分的安全保障,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与团队意识,从而在快乐中成长。
小学体育活动策划方案 1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健康为核心目标”,将体育活动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和切入点,力求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促进身心健康,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工作重点
1、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言:“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激励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其参与体育活动和身心健康的关键。本校将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寻求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形式。
2、妥善处理活动与学业的关系。①确保学生在既定的时间内参与规定的体育项目;②对于未规定的活动,须在完成作业或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进行。若学生违反,将进行先两次警告,第三次则会被退出体育兴趣小组。
3、重视日常管理。一方面,要求每位老师认真开展好两课,组织好两操;另一方面,每天坚持课间操评比,每学期举行一次课问操竞赛。
4、加强宣传工作。通过校园广播站、公告栏等渠道,宣传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报道和表扬在体育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事迹。
三、具体措施
为了保障学生健康,学校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开展丰盛的课外和校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1、以北京20xx年奥运会为契机,大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倡导绿色、科技和人文奥运的精神,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
2、在日常课间操、课间舞之外,各班在老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自由参与体育兴趣小组,包括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下棋、踢毽子、仰卧起座、扳手腕、跳绳、跳高、跳远、赛跑等多种活动。我们将秉持“三不五尽量”的原则:不轻易否定学生、不挖苦或者批评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尽量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激发他们的兴趣,拓宽视野,创造自由锻炼的环境,宽容对待合理的挫折和失败,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锻炼和胜利的喜悦。
3、确保学生按时进行两操,安排专人巡查,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4、开设充足且高质量的体育课,增强体育课的监管力度,确保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5、每天开展自由的课外体育活动,各班以白班特色项目为重点开展活动,设立一名平安督导员协助学校检查活动安全。
6、将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纳入学校的好习惯评比体系。
7、在日常管理中,严格保障学生的睡眠权利,减轻学业负担,真正将课外时间留给学生,确保每位小朋友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全校教师将携手并进,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
小学体育活动策划方案 2
一、指导思想
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决策。树立“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全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树立学校体育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够自觉参与每日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二、机构设置
1、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张超、王栋、王兴德、杨平安、宋筱武、袁双
2、安全保障小组(负责学生安全事务)
组长:
组员:
3、技术指导组(负责各年级体育活动设计及指导工作)
组长:
组员:
4、器材组(负责体育器材的采购与管理)
组长:
组员:
三、活动主题
我健康我阳光我成长我快乐
四、活动要求:
每人都有项目,每班有团队,平时有测试,年终有评比。
五、具体项目
1、指定项目:跳绳、50米短跑、立定跳远、400米往返跑
2、自选项目:田径、游戏、舞蹈、球类、军事类、体育快乐园活动
六、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原则
在没有特殊情况的前提下,任何老师不得让学生在教室或办公室进行其他事务。
2、每天一小时原则
每天的课间操、眼保健操、课间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需达到半小时以上。
3、课内外结合原则
加强对家长的宣传,采用家校协作的方式,确保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这一全民健身活动。
4、安全性原则
各班在设计活动时,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场地因素,制定适宜的活动计划,选择安全的器材,并确保带班老师对此负有高度责任心。
七、活动措施
1、开足体育课,落实好教学。每位体育教师都需认真对待每节课,组织好教学活动,严禁放任式教学。
2、做好课间操与眼保健操。
3、积极开展上午30分钟的课外运动。由于场地限制,各班需在指定活动地点开展相关活动。
八、活动器材
活动器材采用学生自带与学校采购相结合的方式。
九、活动保障
1、各年级需在每学期第二周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
2、做好对全校教师、全体学生及其家长的宣传工作,重视阳光体育活动,确保落实到位。
3、每位教师需带队,记录参与情况,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4、每年6月中旬学校将组织一次活动成果展示,进行评比。
5、未能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学校和班级,不得评为先进单位;第一责任人不得评为先进个人;不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每日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班主任不得评为先进班主任;不积极参与的学生将无法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