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书课程目录


第1集 汉字(一)


第2集 汉字(二)


第3集 汉字(三)


第4集 汉字(四)


第5集 汉字(五)


第6集 汉字(六)


第7集 汉字(七)


第8集 汉字(八)


第9集 汉字(九)


第10集 汉字(十)


第11集 扁鹊传(一)


第12集 扁鹊传(二)


第13集 扁鹊传(三)


第14集 扁鹊传(四)


第15集 扁鹊传(五)


第16集 扁鹊传(六)


第17集 扁鹊传(七)


第18集 扁鹊传(八)


第19集 华佗传(一)


第20集 华佗传(二)


第21集 华佗传(三)


第22集 华佗传(四)


第23集 华佗传(五)


第24集 华佗传(六)


第25集 华佗传(七)


第26集 皇甫谧传(一)


第27集 皇甫谧传(二)


第28集 皇甫谧传(三)


第29集 皇甫谧传(四)


第30集 皇甫谧传(五)


第31集 皇甫谧传(六)


第32集 丹溪翁传(一)


第33集 丹溪翁传(二)


第34集 丹溪翁传(三)


第35集 丹溪翁传(四)


第36集 丹溪翁传(五)


第37集 丹溪翁传(六)


第38集 丹溪翁传(七)


第39集 丹溪翁传(八)


第40集 医学源流(一)


第41集 医学源流(二)


第42集 医俗亭记(一)


第43集 医俗亭记(二)


第44集 医俗亭记(三)


第45集 元气存亡论(一)


第46集 元气存亡论(二)


第47集 元气存亡论(三)


第48集 养生论(一)


第49集 养生论(二)


第50集 养生论(三)


第51集 养生论(四)


第52集 养生论(五)


第53集 养生论(六)


第54集 大医精诚(一)


第55集 大医精诚(二)


第56集 大医精诚(三)


第57集 大医精诚(四)


第58集 大医精诚(五)


第59集 工具书(一)


第60集 工具书(二)


第61集 工具书(三)


第62集 工具书(四)


第63集 词义(一)


第64集 词义(二)


第65集 词义(三)


第66集 词义(四)


第67集 与薛寿鱼书(一)


第68集 与薛寿鱼书(二)


第69集 与薛寿鱼书(三)


第70集 与薛寿鱼书(四)


第71集 赠贾思诚序(一)


第72集 赠贾思诚序(二)


第73集 赠贾思诚序(三)


第74集 病家两要说(一)


第75集 病家两要说(二)


第76集 病家两要说(三)


第77集 病家两要说(四)


第78集 病家两要说(五)


第79集 病家两要说(六)


第80集 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一)


第81集 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二)


第82集 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三)


第83集 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四)


第84集 医话四则(一)


第85集 医话四则(二)


第86集 医话四则(三)


第87集 医话四则(四)


第88集 医话四则(五)


第89集 医话四则(六)


第90集 医话四则(七)


第91集 医案六则(一)


第92集 医案六则(二)


第93集 医案六则(三)


第94集 医案六则(四)


第95集 医案六则(五)


第96集 医术提要(一)


第97集 医术提要(二)


第98集 医术提要(三)


第99集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一)


第100集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二)


第101集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三)


第102集 《伤寒论》序(一)


第103集 《伤寒论》序(二)


第104集 《伤寒论》序(三)


第105集 《新修本草》序(一)


第106集 《新修本草》序(二)


第107集 《新修本草》序(三)


第108集 《新修本草》序(四)


第109集 《外台秘要》序(一)


第110集 《外台秘要》序(二)


第111集 《外台秘要》序(三)


第112集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一)


第113集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二)


第114集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三)


第115集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四)


第116集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五)


第117集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序(一)


第118集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序(二)


第119集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序(三)


第120集 《类经》序(一)


第121集 《类经》序(二)


第122集 《类经》序(三)


第123集 《类经》序(四)


第124集 《类经》序(五)


第125集 《类经》序(六)


第126集 《类经》序(七)


第127集 《类经》序(八)


第128集 《类经》序(九)


第129集 《温病条辨》叙(一)


第130集 《温病条辨》叙(二)


第131集 《温病条辨》叙(三)


第132集 《温病条辨》叙(四)


第133集 《温病条辨》叙(五)


课程讲义

阴阳转化的意义——自然四时:以季节气候变化为例,

一年四季,春来冬去,夏往秋至。

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舂夏秋冬四季运转不已,就具体体现了阴阳的互相转化。

当寒冷的冬季结束转而进入温暖的春季,

便是阴转化为阳;当炎热的夏季结束转而进人凉爽的秋季,

则是由阳转化为阴。

人体生命: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生理上,

物质与功能之间的气化过程,如营养物质(阴)不断地转化为功能活动(阳),

功能活动(阳)又不断地转化为营养物质(阴)就是阴阳转化的表现。

实际上,在生命活动中,物质与功能之间的气化过程,是阴阳消长和转化的统一,

即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

阴阳转化常常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表证与里证、

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的互相转化等。

如邪热壅肺的病人,表现为高热、面红,烦躁、脉数有力等,

这是机体反应功能旺盛的表现,称之为阳证、热证、实证。

但当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由于热毒极重,

大量耗伤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面赤,

烦躁.脉数有力的情况下,

可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委靡、脉微欲绝等━派阴寒危象。

这是机体反应能力衰竭的表现,称之为阴证、寒证、虚证。

这种病证性质的变化属于由·阳转阴。

又如咳喘患者,当出现咳嗽喘促,痰液稀白,

口不渴,舌淡苔白,脉弦等脉症时,其证属寒(阴证)。

常因重感外邪,寒邪外束,阳气闭郁而化热,反而出现咳喘息粗,

咳痰黄稠,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之候,其证又属于热(阳证)。

这种病证性质的变化,是由寒证转化为热证,即由阴转为阳。

明确这些转化,不仅有助于认识病证演变的规律,

而且对于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

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医古书教材视频截图


医古文_孙中堂_天津中医药大学课程视频在线观看自学中医药学教程网课

医古文_孙中堂_天津中医药大学课程视频在线观看自学中医药学教程网课下载地址
医古文课程
百度网盘 / 课程大小:0.00字节
提取码:**** (购买后可见)
下载
评论下
  • 顺带评个分
提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