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高三一年最全面 最细致的复习,但绝对不是事无巨细,我们需要掌握那些地理学的基本原理,需要对地理事物各要素进行分析,需要掌握地理学科的工具,以便在考试中能准确应用。知识模块自然有难易之分,同学们很容易对简单知识过干轻视,而对于难的知识投入太多,然而结果却常遭遇简单题丢分,难题不会的尴价境遇,成绩常波动,分数大不如高一、高二,这都是正常现象,因为题目在变,考试要求在变。即便是最全面的复习,我们也不是对高一、高二学过的全部知识做简单重复和回顾,我要用高考要求的视角,重新审视学过的知识。这其中自然有取舍和增补,这都是基干蜗牛对高考的一些想法,这其中可能有你熟悉的,也有你不熟悉的,但殊途同归,接受一个新的视角,开拓一下视野。若还能产生思维碰撞,教学相长,亦为乐事。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下求难拔高的目标,因为现在的高者绝不是求难求偏,它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课件

01 崔亚飞A+秋季开学典礼暨课程导学 


02【一轮复习(下)】水循环及应用考法与技巧 


03 地理课前回顾1 


04【一轮复习(下)】河流湖泊特征考法与技巧. 


05 地理课前回顾2 ev(2). 


06【一轮复习(下)】海水运动洋流考法与技巧 


07 地理课前回顾3 


08【一轮复习下】.


09 地理课前回顾4 


10【一轮复习 下】内力作用与地貌考法与技巧.


11 冰川冻土:高考青睐的奇葩地貌成因全解 


12 地理课前回顾5 4


13【一轮复习(下)】外力作用与地貌考法与技巧 


14 垂直带谱:高考频现的十大山脉带谱精析 


15 地理课前回顾6 


16【一轮复习(下)】陆地自然带规律 考法与技巧 


17 土壤地理:易被忽略的重点考察角度剖析 


18地理课前回顾7 


19【一轮复习(下)】选择题审题榨菜技巧训练 


20 地理课前回顾8 


21【一轮复习(下)】人口增长与问题考法与技巧


ㅤ:

22 地理课前回顾9 


23【一轮复习(下)】城市结构城镇化考法与技巧 


24 地理课前回顾10 


25【一轮复习(下)】农业区位与发展考法与技巧 


26 地理课前回顾 


27【一轮复习(下)】工业区位与发展考法与技巧 


28崔【学科规划课】教你错题反思 4


29【一轮复习(下)】交通区位与发展考法与技巧 


30 地理课前回顾13 


31【一轮复习(下)】区域生态与保护考法与技巧 崔 ev 


32 地理课前回顾14 


33【一轮复习(下)】简答题审题榨菜技巧训练 


34 地理课前回顾15 


35 崔亚飞A+秋季结课测评讲解暨毕业典礼


1.水循环的类型与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


2.区域水量平衡

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3.陆地水量平衡

(1)外流区水量平衡: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变化量

多年平均外流区水量平衡: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2)内流区水循环系统基本上呈闭合状态,除上空存在与外界水汽发生交换外,内流区的降水最终全部转化为蒸发,没有水量入海。多年平均内流区水量平衡:降水量=蒸发量


蒸发

(1)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腾

(2)理论蒸发量/蒸发能力、实际蒸发量

(3)主要影响因素

①供水条件:水域面积、土壤含水量;正相关。

2热力条件:太阳辐射、气温;正相关。

③动力条件:风力(正相关)、湿度(负相关)、温差对流运动(正相关)。


下渗

(1)下渗的三个阶段

1渗润阶段:降水初期,若土壤干燥,下渗水主要受分子力作用,被土粒所吸附形成吸湿水等。

2渗漏阶段:随着土壤含水率的不断增大,分子作用力渐由毛管力和重力作用取代,水在岩土孔隙中作不稳定流动,并逐渐充填土壤孔隙,直到基本达到饱和为止。

3渗透阶段:在土壤孔隙被水充满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分主要受重力作用呈稳定流动,形成壤中流或地下径流。

总结:下渗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时间有一定速度,同时有阈值,土壤水分会饱和。当土壤饱和或者降雨强度超过下渗速度时,就会产生地表或地下径流。


(2)下渗的主要影响因素

1土壤特性:土壤颗粒越粗、空隙越大、透水性越好,下渗能力越强;但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时会抑制下渗。

2降水特点:降水多,强度大、历时长,一般下渗量大。

3流域植被:植被及枯枝落叶具有滞水作用,增加下渗时间,增大下渗量。

4流域地形:坡度大,径流速度快,历时短,下渗量较小。

5人类活动:坡地改梯田、植树造林、修水库等增加滞水时间,增加下渗。


径流

(1)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壤中流。


(2)降水与径流的形成过程

1降雨初期,大部分降水并不立即产生径流,而消耗于植物截留、下渗、填洼与蒸散发。

2在降雨过程中,当降雨强度小干下渗能力时,雨水将全部渗入土壤中;当降雨强度大于下渗能力时,超出下渗强度的降雨形成地面积水,蓄积于地面洼地,称为填洼。上述雨水在雨停后也小于蒸发和下渗。

3随着降雨继续进行,满足填洼后的水开始产生地面径流,土层中的水达到饱和后,部分水沿坡地土层流动,形成壤中径流。下渗水流达到地下水面后,以地下水的形式沿坡地土层汇入河槽,形成地下径流。


(3)地表径流常见的影响因素

1气候因素:降水是影响地表径流大小最主要的因素;蒸发与地表径流呈负相关。

2流域面积:同地表径流呈正相关。

3下垫面因素:植被涵养水源与地表径流呈负相关;不同地质条件下的下渗强弱与地表径流呈负相关。

4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状况直接或间接对地表径流产生影响;生产生活用水导致地表径流减小。


习题精讲:


高三历史(秋A+)猿辅导网课教学视频学课程讲解


高三历史(秋A+)猿辅导网课教学视频学课程讲解


教学视频


高三历史(秋A+)猿辅导网课教学视频学课程讲解


高三历史(秋A+)猿辅导网课教学视频学课程讲解


高三历史(秋A+)猿辅导网课教学视频学课程讲解



高三历史(秋A+)猿辅导网课教学视频学课程讲解下载地址
最新高三历史(秋A+)猿辅导网课教学视频教学课程讲解
百度网盘 / 课程大小:0.00字节
提取码:**** (购买后可见)
下载
评论下
  • 顺带评个分
提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