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分析报告

1120小时前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自20xx年以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经历显著波动,特别是在20xx年疫情影响下形势严峻。尽管随后压力略有缓解,整体压力仍在上升,反映出毕业生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调查还发现,虽然“直接就业”仍为主流选择,但考研人数下降,自主创业比例上升,显示出毕业生对职业发展的关注。期望薪资与心理压力呈反向关系,高期望薪资的毕业生竞争压力较小,而低期望薪资者因缺乏竞争力面临更大心理压力。期望工作地点变化也影响就业压力,选择大城市的毕业生压力较大,而小城市的毕业生则对未来发展感到不安。尚未入职的毕业生压力最大,而已入职者和在校低年级学生的压力相对较轻,显示出顺利就业对减轻压力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图一:20xx年~20xx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总趋势图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自20xx年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呈现出明显的波动趋势。尤其是在20xx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随后,20xx年和20xx年的就业压力略有缓解,但仍然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到20xx年,整体压力相较于20xx年有所上升,表明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挑战依旧不容忽视。

图二:20xx年~20xx年大学生择业倾向变化图

根据图二的数据,选择“直接就业”的大学生始终占据主流。然而,20xx年选择“考研”的人数有所下降,而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则显著上升。这说明,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学历,这也直接影响了今年的就业压力。

图三:20xx年大学生期望薪资与心理压力关系图

如图三所示,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期望薪资之间存在反向关系。期望薪资较高的毕业生通常具备较强的能力,因此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相反,期望薪资较低的求职者虽然在薪资上没有过高的期望,但由于缺乏竞争力而陷入求职困境,进而导致更大的心理压力。

图四:20xx年大学生期望工作地点与压力关系图

从图四中可以观察到,随着期望工作地点的变动,从大城市到偏远地区,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呈明显上升趋势。在一线城市工作,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和竞争压力。而选择到小城市或乡镇工作的毕业生,尽管表面上看压力较小,实际上也承受着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不安和对收入水平的担忧。

图五:大学生入职阶段与心理压力关系图

从图五的数据来看,不同入职阶段的大学生,其心理压力体验差异显著。尚未入职的毕业生,其压力水平高于其他群体。而已经入职的应届毕业生,他们所感受到的压力最轻,甚至低于仍在校学习的低年级学生。这表明,对于大学生而言,能够顺利找到工作是减轻压力的关键因素。

《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