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问卷设计模板及示例分析

331周前

调查问卷的设计包含两个主要步骤:定义调查范围和设计具体问题。调查主题需明确与研究目标一致,评估问题的回答可能性,避免过多问题影响填写效率。在设计问题时,应确保简洁明了,避免倾向性,问题应按由易到难排列,同时开放性问题应置于后方。调查示例针对一年级二班50名学生,采用不记名问卷形式,分析学生课堂发言参与情况及原因。结果显示,64%的学生不积极发言,主要由于缺乏表达意愿和信心。针对不良发言习惯的原因,客观因素包括外界干扰,主观因素则是表现欲望不足。为改善情况,建议教师发挥示范作用,创造良好交流氛围,教授发言和倾听技能,并加强及时激励与家校合作,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最新问卷调查报告格式及范文

 调查问卷格式:

调查问卷主要可分为两个步骤:定义调查范围和设计具体问题。

 (一)定义调查范围

1. 必须明确调查的主题,确保与研究目标相匹配,不可偏离;

2. 需要对问题的回答可能性进行评估,某些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可能难以获取真实回复;

3. 避免问题数量过多,以免影响问卷的填写效率。

 (二)设计具体问题

1. 所有问题应简洁明了;

2. 确保受访者无顾虑,通常每个问题只应涵盖一个调查指标;

3. 避免倾向性的问题,不应引导受访者作出特定回答;

4. 同类型问题应当归为一类,问题排列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同时开放性问题最好放在后面;

5. 事实类问题通常用选择形式,而看法类问题可采用1-5的评分方式(如: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

6. 问卷初稿完成后,应邀请他人模拟回答,以便收集反馈,提升问卷质量。

 调查问卷范文:

 一、调查背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需要学会交流与合作,但在课堂中我发现,许多学生扮演了沉默的角色。有些学生是因为不会(或未思考),而另一些学生尽管思考过,却不愿意发言。在与部分学生的聊天中,我询问:“你会吗?”(学生回答:会。)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参与讨论?”学生们的回答往往是“我不想说”,或“他们都说了,我没什么好说的”,也有的选择沉默。这显示出他们表达的意愿并不强烈。而在发言时,部分学生虽然理解且愿意发言,但却无法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浪费了时间,达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发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课堂发言情况,探究形成不良发言习惯的原因,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我们进行了这项问卷调查。

 二、调查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课堂发言中的参与情况,分析喜爱与不喜爱发言的原因及动机,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三、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

 四、调查过程

针对一年级二班的50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所有问题均为单项选择。

 五、数据汇总

1. 在课堂上,你想发言吗?()

A、非常想B、一般C、不想

数据:选择A的有18人,占36%;选择B的有27人,占54%;选择C的有5人,占10%

分析:64%的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发言,说明他们需要在发言能力上进一步培养,这也证明了开展此项研究的重要性。

2. 不想发言的原因是什么?()

A、不会B、害怕被嘲笑C、无所谓

数据:选择A的有20人,占40%;选择B的有22人,占44%;选择C的有8人,占16%

分析:60%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自己的看法却不愿意表达,反映出发言欲望不足。

3. 发言出错时,你的心态是?

A、听取他人B、感到懊恼C、以后不再发言

数据:选择A的有26人,占52%;选择B的有20人,占40%;选择C的有4人,占8%

分析:48%的学生因为缺乏肯定而降低了发言的积极性,今后课堂上应多加强对发言学生的鼓励与表扬。

4. 课堂中发言精彩时,你的反应是?

A、听他人发言B、感到自豪C、对他人发言不屑一顾

数据:选择A的有28人,占56%;选择B的有16人,占32%;选择C的有6人,占12%

分析:56%的学生习惯于在发言后倾听他人的意见,但近一半的学生仍需提升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倡导同伴间的互助学习,将发言同伴的发言作为重要训练内容。

5. 你认真听的主要原因是:()

A、课堂生动有趣B、认真听会得到老师表扬C、为了考试能取得好成绩

数据:选择A的有20人,占40%;选择B的有7人,占14%;选择C的有23人,占46%

分析:46%的学生的发言非常目标导向,主要为了应对考试。25%的学生是因为课堂的高吸引力而专注于学习。我们应努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以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发言。

6. 你对待他人发言的态度是:()

A、没什么特别B、值得学习C、无所谓

数据:选择A的有10人,占20%;选择B的有26人,占52%;选择C的有14人,占28%

分析:48%的学生未能正确看待他人的发言,说明部分学生的发言习惯尚未形成,同时班级良好的交流氛围也极为重要。

7. 当同学回答问题时,你能认真听吗?()

A、能B、有时能C、不能

数据:选择A的有22人,占44%;选择B的有18人,占36%;选择C的有10%

分析:56%的学生不够专心听同学发言,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在倾听方面的不足,今后需关注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8. 合作交流时你希望哪个学生先发言?()

A、优生B、同水平C、差生

数据:选择A的有15人,占30%;选择B的有25人,占50%;选择C的有10%

分析:大多数学生希望在准备充分后再发表看法,强调培养学生主动表达想法的重要性。

9. 当老师表扬他人的发言时,你的反应是?()

A、为他人感到高兴B、不屑一顾C、誓言超越他

数据:选择A的有23人,占46%;选择B的有3人,占6%;选择C的有22人,占44%

分析:大部分学生持有良好的心态。

10. 与其他组辩论时,你的表现是?()

A、争着说B、认真听,轮流发言C、不听不发言

数据:选择A的有6人,占12%;选择B的有43人,占86%;选择C的有1人,占2%

分析:关于小组交流时的发言表现,选择B的有43人,占86%,显示出积极的参与态度,但仍需关注是否存在未如实作答的情况,以便后续教学过程中加强监测。

 六、结论

(一)通过调查与观察,发现造成学生不良发言习惯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 客观原因:外界干扰影响了学生发言,包括教师与同学的态度。

2. 主观原因:学生表现欲望不足影响了他们的发言,同时兴趣和信心也起到了一定影响。

(二)解决策略。

1. 发挥示范作用:教师及优秀学生需起到榜样力量。

2. 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提升学生的兴趣与信心。

3. 教授方法:提高发言能力,还需掌握倾听技巧。

4. 及时激励和评价。

5. 加强家校合作,统一管理,协同推进。

《调查问卷设计模板及示例分析》.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