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的标题可以采用规范性和自由式两种形式,而正文通常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前言应简明扼要地介绍调查目的、时间、地点、对象和方法,或概述调查结果。主体是报告的核心,详述调查情况、经验及分析所得到的见解和结论。结尾部分可提出解决方案或总结主要观点,激发进一步思考。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标题可为单标题或双标题。导语有简介式、概括式和交代式,正文可采用不同的逻辑和内容结构,最后落款部分需包含调查者的单位和姓名以及完成时间。
一、标题要求
调查报告的标题可以采用两种表达方式。
第一种为规范性标题,主要形式包括“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第二种为自由式标题,分为陈述式、提问式以及正副标题结合三种。陈述式示例:《某大学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提问式示例:《大学生心理健康为何不容小觑》,正副标题结合示例:《关注心理健康——某高校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调查》。
二、调查的基本信息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
调查分工:(此处以小组形式调查,组员人数最多为3人)
三、报告正文
报告正文通常分为前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1.前言。可以采用几种写法:第一种为明确调查目的、时间、地点、对象和方法,以及相关人员组成,从而引入核心问题或结论;第二种为描述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当前状况和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第三种为直接概述调查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或说明中心内容。前言需简明扼要,切入主题。
2.主体。这是报告的核心部分,详细阐述调查的基本情况、做法及经验,同时分析材料中得到的各种具体见解、观点及结论。
3.结尾。结尾的形式多样,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对策或改进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激发进一步思考;或展望未来,发出激励与号召。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致包括:标题、导语、概况、数据统计、分析、总结与结论或建议,以及相关附录材料。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的组成。
调查报告的标题可以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单标题包括公文式和文章式,其中公文式标题通常为“事由 文种”,如《某省中学语文教学现状调查报告》,而文章式标题则如《某市校办企业现状》;双标题则包含正副标题,例如《为了子孙后代的未来——某县生态影响调查报告》。
导语又称,它是报告的开篇,简明介绍调查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后文的阐述铺垫。常见的导语包括: ①简介式导语,简要介绍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及方法;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内容做概述; ③交代式导语,简述课题产生的背景。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围绕调查得出的事实进行叙述,进行分析与论述,阐明研究的结果和结论。正文结构可分为多种框架,例如:按逻辑关系分为纵向、横向或纵横结合结构;按照内容层次分可为:“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适用于基本情况的报告;“成果-做法-经验”结构,适合经验总结的报告;“问题-原因-对策”结构,用于揭示问题的报告;“事件过程-性质-处理意见”结构,多用于案件调查。
在结尾部分,调查者通常对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这也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结尾方式可多样,包括补充、深化、建议或激励等。
落款部分应包含调查者的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成时间。如标题下已注明调查者,落款时可省略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