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342个月前

大学生村官活动调研报告揭示了青年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大学生村官的深入访谈与实地考察,发现他们不仅为乡村带来了知识与技能,更借助新思想和创新方法激发了村民的参与意识与自我发展能力。这项调研不仅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推动更大范围的青年参与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大学生村官活动调研报告

 一、村庄基本情况

 芦山村位于河津市樊村镇的东北方向,村内共有600户人家,居民人数达2200人,党员有55人,耕地面积为2800亩。村庄的特点是人多地少,村集体经济几乎没有收入,属于典型的农业村。自20xx年起,村委会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升文化、整洁环境、民主管理”的方针指导下,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带领村民致富,取得了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被评为运城市的“十星级”关工委、老龄工作先进村以及河津市基础设施建设先进村。芦山村被樊村镇党委评定为综合工作先进村。目前村内有私营企业3家,主要以津鑫焦化为主的化工产业,能够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其余两家小企业则能够容纳30多人。虽属村域内的选煤厂近来因经济低迷而面临破产风险。村内目前有养殖户25余家,其中鸡场2家存栏逾4万只,养羊1家存栏240只,养猪4家存栏约200头,此外还有10多家散户。经济结构方面,大约五分之一的村民从事商业、运输、建筑行业,另一部分在附近的工厂打工,亦有五分之一的村民失业,学生和60岁以上的老人各占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村庄粮食自给有余。老年人占比较大,村庄经济主要依赖煤焦运输、外出务工、豆制品加工和零售等收入来源。近年来村两委班子根据转型发展的要求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思想,积极招商引资,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个覆盖落实”。

 二、村官基本情况

 芦山村大学生村官李明,28岁,持有本科文凭,来自山西省河津市,现居住于芦山村。自20xx年9月起正式担任村官,负责日常管理、会议记录、廉政建设及党建相关工作。

 三、走访情况与突出问题

 根据芦山村的“访知解”活动与市中行的对接,我采用逐户走访方式,与村民交流沟通,增进感情,宣传政策,探索发展,认真收集关于国家政策、农村发展、卫生医疗、计生及生活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对此,我对村民反映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详细记录,与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贫困户及致富能人深入交谈,确保对每户家庭的情况有全面了解,包括家庭成员、年龄结构、居住现状、收入水平及存在的困难,做到一户一张民情卡和建言卡。此次走访活动自3月下旬启动,持续了两个月,已完成600余户村民的走访,确保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上级要求。

 走访中,村民集中反映的民生、经济与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主要问题包括:(1)环境污染;(2)宅基地不足;(3)青年就业及保险问题;(4)黄灌渠沿岸缺乏安全防护,存在安全隐患;(5)村内集体经济较为薄弱。

 四、公开承诺内容

 本人公开承诺内容如下:

 1、结对帮扶一户困难家庭或党员;

 2、为村两委成员及部分党员提供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应用培训;

 3、认真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工作。

 以上承诺将在此次活动结束前全部兑现。

 五、经济发展思路

 基于本村的地理位置、交通优势及特色产品,经走访和深入调研,我为芦山村的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大力支持兴远运输公司,助其做大做强;(2)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卡车维修、配件销售、CNG加气站等相关产业投资,形成区位优势;(3)在形成区位优势后,迅速建设以209国道芦山段为中心的货运站,实现货物接收、配送及发送的一体化;(4)依托运输和中转优势,建立货物运输综合服务中心;(5)加强对本村养殖业的规范化发展,全力支持养殖产业的提升;(6)从人力和物力两方面支持津鑫焦化及众鑫灰业等项目的顺利运营,尽快实现经济效益;(7)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广东沿海产业转移的契机,吸引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本村。

 六、突出问题应对措施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当下,农村问题层出不穷,矛盾频频出现,利益关系激烈碰撞,尽管如此,发展经济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作为晋南运城的一部分,芦山村亦不例外。村两委应当紧跟形势,转变观念,推动创新,为提升本村经济贡献力量。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整改责任。要将此次走访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视为当前两委班子的首要任务,明确责任,设定时间,纳入考核,由群众进行年末评分,合格者予以奖励,不合格者处以惩罚,并再次确认整改的时间节点。

 2、坚持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村委会应针对村民反馈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并以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告,及时通报整改进展。年末干部双述评议时,自觉接受群众满意度的测评。

 3、加速思想转变,凝聚模范力量。消除村两委干部的等靠要思想,加大对干部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培训,借鉴模范村和先进村的发展经验,通过多参观、多交流、多总结等方式,鼓励两委成员积极探讨解决教育、青年就业和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逐步形成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工作氛围,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4、健全机制,提高工作质量。村党支部应结合实际工作,建立健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长效机制,持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思路,不断提升村委对经济发展、优化环境和服务发展大局的能力。

 5、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拒腐能力。引导党员加强学习和实践,积极参与党内生活教育,自觉学习和遵守党章,增强党员意识与党性,弘扬党的优良作风,通过讲党性、重品行、树标杆等活动,使广大党员和干部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本村经济支持提供正能量。

《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