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乡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着力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工作旨在增强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和市场秩序,提升食品安全水平。计划中明确了工作原则,包括政府主导和源头治理,重点关注原料采购、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和消费五个环节。20xx年工作目标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监测率达40%,学校食堂和餐饮业的食品卫生管理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70%。具体措施涵盖加强综合组织协调、农产品和畜产品源头监管、食品生产及流通环节的安全监管,并设立投诉举报机制,确保食品安全。各村需积极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升居民的自我保护能力,并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整体目标是确保居民食品安全,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一、指导理念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执政的理念,将食品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扎实推进。旨在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增强公众食品安全意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及市场秩序,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以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为核心,加深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履行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解决我乡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维护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工作原则
遵循政府主导、广泛联动的工作方针,秉持实事求是和细致扎实的原则,持续推进食品专项整治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优先进行源头治理,运用更新观念、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监管机制、加强部门协作、整合监督资源等手段,建立健全监管模式,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集中在种植养殖、原料采购、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五个环节进行管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促进我乡食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三、20xx年工作目标
1、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监测率达到40%,畜产品违禁药物、药物残留抽检合格率上升1%。
2、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量化管理覆盖率达到98%,餐饮业及其他集体食堂食品卫生量化管理覆盖率达到70%。
3、餐饮业及集体食堂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的持证率达到98%,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相关证件持证率也要达到98%。
4、有效控制食品加工环节乱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
5、切实规范乡域内商店食品散装经营行为。
6、农村集体宴席报告率达到93%。
四、工作重点
1、关注环节:原料采购、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和消费这五个环节。
2、重点区域:农贸市场、乡村各类食品批发和零售点、食品加工小作坊及小餐馆。
3、重点品种:粮食、肉类、蔬菜、水果、乳制品、豆制品、酒类、饮料及儿童食品等。
五、工作要求
(一)各村需结合自身职能,把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作为工作重点,致力于提高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主动抵制有害食品。
(二)各村要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地开展自身监管环节管理,明确年内整治和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的重点,细化日常监管,责任落实到人,确保人员、措施、工作到位。
(三)针对季节性食物中毒需提前做好预警工作并及时报告乡食品安全办公室。
(四)村委会要及时调整和完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及工作人员,若食品协管员、信息员发生变动,应及时更新,确保乡食品安全工作正常运转,并将调整后的组织机构文件上报乡食品安全办公室。
六、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综合组织协调工作
乡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负责全乡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综合监管,定期向乡政府汇报阶段性食品安全工作的进展,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措施,组织全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活动。
(二)加强农产品源头监管
乡农业办公室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推广“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推进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标准化绿色产业种植;二是严厉打击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提高农药使用的安全性;三是负责对农产品及果蔬的农药残留进行监测。
(三)畜产品源头监管
乡兽医站需专注以下工作:一是推动安全优质养殖基地的建设;二是严格监管饲料、兽药等的使用,特别是对“瘦肉精”的监控,杜绝违禁药物流入市场;三是治理水产品的药物残留超标行为;四是对生猪屠宰场实施检疫监管,防止病害肉流入市场。
(四)加强食品生产源头监管
乡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业)负责以下工作:一是严格把控食品生产企业的准入,打击违法生产行为;二是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督促其完善生产环节管理;三是对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严格监控,防止滥用;四是加强对食品生产原材料的监管,确保原材料的合规和安全;五是加大对食品生产环节的抽查力度,确保流入市场食品的安全;六是严禁使用有毒物质和过期变质品进行生产,七是加大对小型食品加工厂的整治力度,并取缔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小作坊;八是适时对居民饮用水安全进行监测。
(五)强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乡食品安全办公室负责以下工作:一是严格审查食品经营的主体资格,打击违法经营行为;二是建立经营假劣食品的惩戒机制,规范经营行为;三是督促经营企业建立食品进货验收及质量追溯制度;四是在经营企业内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增强其责任意识;五是强化对市场食品的监督,查处假冒伪劣食品,并追责源头;六是严打故意经营假冒食品的行为,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七是建立食品安全申诉举报机制,设立投诉服务点,接受消费者的监督;八是推进散装食品的经营规范化,九是打击食品经营中的商业欺诈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六)强化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乡卫生院负责以下工作:一是严格实施食品生产、经营及餐饮业的卫生许可制度,确保未达标的不得许可;二是不得发放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确保健康证的持证率达到98%;三是提高学校及集体食堂食品卫生管理的覆盖面,不符合标准的餐饮小店要坚决取缔;四是监督餐饮业建立完善的各环节管理制度并落实;五是加强日常监管,提高对餐饮业使用原料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并控制问题;六是组织餐饮管理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其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七是加强对散装食品的监管;八是对饮用水及乳制品进行及时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七)各村的具体工作
一是年初制定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开展工作时应保留真实记录和影像资料;二是将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开展地方性的宣传教育;三是积极推进农村群体宴席报告制度,力争报告率达到90%,检查率达100%;四是开展农村市场专项整治,组建食品安全检查小组,重点巡查举报较多的市场;五是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执法监督工作;六是建立农村食品消费维权机制,设立举报中心和联络点;七是在节假日前进行联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乡食品安全办公室报告并配合工作;八是每月按时将食品安全工作相关资料上报乡食品安全办公室;九是按时完成乡食品安全办公室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