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课程教学规划(实用2篇)

362个月前

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更应注重心理健康与团队合作意识的提升。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的竞技精神与集体荣誉感,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运动中找到自信与快乐。这份教学计划旨在为学生铺就一条健康成长的道路,助力他们探索自我、超越自我的旅程。

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计划 1篇

一、教学目标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升体质,全面推动德、智、体的发展。以下是本学期需要实现的三大目标:

1、掌握卫生保健基本知识,了解简单的急救常识和体育知识。

2、学习快速跑、耐久跑的动作技术与1分钟跳绳的标准要求,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3、对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估与提升。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体能发展的关键阶段,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的最佳发展期就要结束,力量和耐力的敏感期开始出现。这个阶段是大肌肉群发展的黄金时期,随后将向较小肌群发展过渡。这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学活动要注重练习的多样性和量的安排。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材内容包括:

(1)体育卫生基本知识

(2)运动技能的掌握

(3)身体健康知识

(4)心理健康教育

教材内容相对丰富,其中体育卫生知识通过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室外活动主要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各类运动的方法与技能,鼓励他们自主锻炼,达到“健康优先、安全至上”的教学目标。

四、主要工作

1、进一步改善学校广播操的质量。

2、积极训练校田径队,为即将到来的区运动会做准备。

3、激发中高年级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技能动作,提升柔韧性、反应能力、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4、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坚韧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激励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展示自我。

五、教学内容

1、跑步

改进快速跑与400米耐久跑的技巧,培养正确的跑步姿势,主要以50米和400米的训练为主。

2、跳跃

学习跨越式跳高与蹲距式跳远的助跑、起跳、空中姿势和落地的四个环节,重点改进助跑与起跳技术,课程内容以这两项为核心。

3、投掷

巩固原地投掷与上步投掷技能,初步掌握用力协调的技巧,主要通过上步掷沙包的方式进行教学。

4、基本体操

主要教学内容为1分钟跳绳和跪跳起。

六、教学措施

1、创造有利于个性发展与团队合作的学习环境。

2、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行决定学习的难易程度和进度。

3、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及中国共产党教育,逐渐增强他们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对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4、根据教学需求,提前准备好场地、器材和教学工具。

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计划 2篇

一、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大纲》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学的宗旨在于通过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情况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情绪波动较大的阶段,运动能力有了显著进步,他们对上课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运动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学生在肌肉力量和协调性方面仍显不足,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十分丰富。为此,应当努力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理解学习的规律,激励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发现与创造。

通过将学生的身心视为一个整体,结合合理的运动实践,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体验运动的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引导学生认识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自身身体状况,掌握一些基本的锻炼知识与方法,并学习相关的体育和卫生保健常识,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2、初步掌握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基本运动能力。

3、激发学生对各项基本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勇敢、顽强、谦逊的品质,以及自觉遵守规则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措施

1、明确学习目标,积极主动上好体育课。认真倾听讲解,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和科学锻炼方法,逐步形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2、上课时要穿着轻便整齐的运动服,遵循教师的要求,提前在指定地点集合,注意保持快、静、齐的队伍秩序。

3、无故缺课、迟到或早退是不可接受的,需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听从老师的指挥。

4、课堂上应严格遵守老师的安排,未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必须认真执行保护措施。

5、爱护体育器材,杜绝故意损坏任何运动设施和用品,课后按教师的要求归还器材,做到完整无缺。

《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课程教学规划(实用2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