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仅要关注孩子们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他们思维方式的拓展。通过生动的课文和丰富的活动,学生们将在字词句的学习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与表达的乐趣。此计划强调了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使得语文学习变得生动而有趣,激发孩子们的主动参与和创造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品质。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负责二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班级总人数为45人,其中女生23人,男生22人。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够认真倾听,主动参与讨论,并按时完成作业。他们对知识充满好奇,学习热情高涨。然而,也有少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个别学生思维反应较慢,记忆力较差,容易分心,学习自觉性较低。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后进生的学习效果是我们这一学期的重点任务。
二、教学要求
本册教材依旧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重点,同时兼顾一般内容。教材分为八个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呈现,涵盖的主题包括:春天的探秘;感恩与奉献;热爱祖国与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新;热爱自然,了解自然;培养优秀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向科技的未来。每个专题内容丰富,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紧密贴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感,旨在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为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提供支持。这一系列内容在德育方面也具备了相应的价值。
每组教材均包含导语、四篇课文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识字部分形式多样,包括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和儿歌等。本册课文不再逐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按页列出,并附有汉语拼音及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含四个板块: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索,引导他们了解汉字特征及字词规律;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训练;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展示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宽带网——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延伸至课外,获取更多的知识。
在八组课文后,设有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附有两个生字表。其中一是要求认识的字,总计400个;另一是要求会写的字,共300个。两种不同标准的字在课后练习中都有明确标注。除了在识字课和课文中安排识字任务外,“语文园地”中也针对部分生字设置了识字要求。
三、教学目标
1、养成习惯。继续纠正读写姿势,培养对学习用品的爱护意识;掌握写字的正确方法,促进积极发言、专注听讲的习惯;鼓励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注重主动识字,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2、汉语拼音。进一步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拼音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准确认读363个生字,能依循笔顺书写,字迹端正、匀称。
4、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取他人发言,转述基本内容,讲述课文所传达的故事;在观察图画后用普通话表达几句完整的话;能就阅读听取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愿意与他人交流,言语流畅,表达清晰。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内容,复述课文,使用所学词语造句;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
四、基本理念:
1、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基本特性。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达成三维目标要求。
五、教学重、难点
1、继续培养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鼓励积极发言与专注听讲的习惯;加强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练习,养成认真完成作业及查字典的习惯。
2、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拼音辅助识字与学习普通话,了解隔音符号的用法。
3、能依照笔顺正确书写生字,按照字的结构书写端正、匀称的字。
4、在观察图画和事物后,能用普通话表达意思完整、流畅的句子。
5、继续练习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理解常用词语的含义,结合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借助字典进行生字学习,初步阅读课文并提出相关问题。
六、教学措施
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助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2、加强识字教学,坚持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识字;重视写字指导,提升学生的书写技巧,增强学生结合生活理解词语的能力。
3、充分利用插图与各种文字材料,进行口头表达和书写训练。
4、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和阅读的能力。
5、指导学生利用《课外阅读补充材料》等书籍,鼓励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持续提高阅读能力。
6、关注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写关系,坚持写日记,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7、关注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成绩,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合作与探究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