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舞蹈兴趣小组活动安排方案

372个月前

舞蹈不仅是身体的表达,更是情感的流露。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孩子们能够在欢快的节奏中,提升自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在舞蹈的世界里探索自我。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艺术素养,激发了创造力。

小学舞蹈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根据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致力于将知识性、趣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通过舞蹈表演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对舞蹈的兴趣与专注力。基于舞蹈基础的标准化教学,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分为基础训练和表演创作两个部分,现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如下:

一、辅导老师:xx老师

二、教学目标: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推动我校文化艺术建设,营造良好的舞蹈氛围,我校特别成立了舞蹈兴趣小组。经过每周两次的课堂训练,力求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关注自身的形体表现,学习一些简单的舞步,培养对舞蹈的热爱。也为培养未来舞蹈和表演人才所必需的身体素质和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1、培养学生的优雅体态及艺术审美能力。

2、扎实基本功训练,包括腰、腿、胯的柔韧性和开度。

3、帮助学生找到音乐的节奏,提高舞蹈的节拍感和自娱自乐的能力。

4、培养学生快乐舞蹈的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教学方法:

舞蹈兴趣小组的活动应与音乐教育的目标相一致,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参与中提升。参与舞蹈兴趣小组的学生,不论舞蹈基础如何,都应受到尊重和激励,以使他们认识到活动的意义。在活动中,教师需精心组织,进行分层指导,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让他们的舞蹈才华得以充分发挥。

1、引导学生观看舞蹈表演视频,帮助他们建立舞蹈的感觉。

2、逐段示范和讲解舞步,进行个别指导。

3、结合小组练习和个别辅导。

4、利用学生互助和优秀学生示范的方法,提升整体舞蹈水平。

四、教学内容:

1、热身活动

在训练开始前,进行几分钟的热身活动,包括简单舒展的动作,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调整身体和情绪,准备进入训练状态,避免运动损伤。

2、基础训练

针对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开展各种柔韧性和开度的训练,主要使用平整的地面,训练内容包括:

(1) 踮脚、压腿

(2) 头、肩的柔韧性训练

(3) 腰部的灵活性练习

(4) 基础舞步练习,如前腿吸腿、旁腿吸腿等

3、中级训练

(1) 正步半蹲

(2) 正步压脚跟练习

(3) 手臂及全身协调训练

(4) 各种舞步的结合练习

4、通过音乐反应、模仿、想象力训练,结合舞蹈编排,帮助学生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5、通过设置有趣的舞蹈故事情节或造型,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表现力,为即将到来的演出或比赛做准备。

五、活动时间和地点:

周一、三、五早晨6:30-7:20

周二、五下午第七节课地点:艺术楼一楼舞蹈室

《小学舞蹈兴趣小组活动安排方案》.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