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的课程安排与灵活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通过重视个性化教育和实践活动,该计划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孩子们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及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深入理解现代教学的核心要义
1、深入学习《小学课程标准》的内容,系统探讨新教材,既要关注课程改革的理念性思考,也要注意课题教育的多样性研究。
2、全面了解有效教学策略及教学评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
3、积极研究探索研究性学习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4、认真学习并分析“做中学”的教学案例与专著。
(三)改进教研方式,提升教研质量
1、改革传统的教研模式,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引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学科研究的引导与辐射作用,从而提高教研质量。
2、通过多种灵活有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科的引导功能。
(四)注重教育科研,深化课题研究
探索小学教育科研的原则与方法,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关注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等具体问题,强调过程与结果的双重价值,倡导“过程即成长”的实践理念。
(五)积极参与新课程的培训、调研及专项合作等多样化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认真参加各类有效的新课程培训,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与实施水平,为新课程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2、积极参与《科学》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的培训,引导科学教师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组建学科研究团队,共同攻克教学难关,提高课程理解能力;
3、根据市、县教研室的相关要求,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比赛、学科评优等活动;
4、依据市教研室的文件精神,组织全国、省、市层面的相关学科竞赛。
(六)重点加强科学教师的培养,探索新途径与新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以科学教师为主体,以课题研究为突破点,注重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2、有针对性地开展“传、帮、带”及交流活动,促进教师的健康成长。
(七)提升研究能力,推动学校科学教学水平稳步提升
1、加强科学教师自身的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与专题,提升专业研究水平。
2、科学教师要不断提升服务意识与能力,增强服务水平。
3、注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拓宽视野,提升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丰富德育教学的内涵。
4、依据学科特点,开展四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记录,培养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探究兴趣。
5、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做好实验器材的保管与使用工作,及时进行实验登记。
6、继续推进“小小气象台”的指导工作。
二、小学特色活动
1、科学幻想画:
活动目的: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培养他们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孩子们更加亲近自然,珍惜生命,倡导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适用年级:一、二年级
活动内容:低年级学生可全员参与,创作与科学相关的充满创造力和意义的画作。优秀作品将被颁发奖状。
2、明天的小小科学家:
活动目的: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善于观察与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科学发明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离他们并不遥远,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发明创造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用年级:三、四、五、六年级
活动内容: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自行设计与制作科学小发明,内容形式不限,优秀作品将在全校范围内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