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一年级音乐课程教学计划

352个月前

湘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强调音乐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音乐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情操、创新精神及审美能力,促进身心健康。针对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材采用趣味化设计,降低乐理知识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并尊重多元文化。教学措施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发现并鼓励学生优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具备独唱、合唱、乐器模仿、情绪表达及音乐记录等能力,为学生的终身音乐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湘版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且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提升学生的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活泼好动,面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于音乐也同样充满热情,因此每周的音乐课总是他们期待的时刻。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们已对学校规章制度和小学生守则有了基本的认识,因此在课堂表现上有所进步。在歌唱和舞蹈方面,得益于之前的锻炼,他们表现得相当好。三个班级的情况基本一致,虽然仍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不够,但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且能够顺利地掌握。大约有30%—35%的学生在这方面表现良好,而50%的学生表现中等,剩下的20%的小朋友在唱歌时常常走音,模仿能力相对较差,主要是因为缺乏长期的训练,以及性格内向造成的。我们在音乐课和课外活动中,需着重培养他们的兴趣,并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湘版小学音乐一年级的教材使用了新的教学理念、呈现方式、教学机制和评价体系,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强调“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从教材内容和色彩上都采用趣味化的设计,以鼓励和启发学生进行学习。例如,第六课《飞呀飞》中的歌词拓展了小鸟和飞机的主题,引导学生自由想象还有什么能飞。

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度。例如,声强(f和p)的概念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比较来加以理解;通过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帮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与慢速,让学生能快速掌握这些知识。

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为师生留下了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

4、建立了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如课后的“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表现非常棒、感受到美好的音乐、班级中的小明星、老师的赞许、父母的夸奖。

三、教学目标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提升和洗礼,从而建立起对家人、他人及美好事物的热爱,进而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2、激发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掌握基础音乐知识与技能,逐步形成良好的音乐鉴赏习惯,为终身热爱音乐打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感、风格和人文内涵的理解与体验,培养学生的鉴赏和评价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音乐艺术世界中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对祖国、人民和文化的赞美,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在音乐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互相理解、尊重与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作和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艺术欣赏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民族及时代的作品,感受音乐中的民族风格与情感,热爱中国文化及其他民族的音乐。

6、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进行富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合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7、能够感受乐器的声音,辨识打击乐的音色,并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8、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体态反应。

9、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通过模唱和打击乐对所听的音乐作出反应,随着进行曲或舞曲进行走步和跳舞。

10、能够利用打击乐器或自找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的长短和高低。

11、能够通过线条、色块和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四、教学措施

1、将每个学生的发展置于首位,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享受学习音乐的乐趣和获得能力。

2、积极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让他们在鼓励与赞扬中体验成功,进一步增强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4、针对实际情况设计和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的特长,积极探索、开拓,努力践行新的音乐课程标准。

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能够用自然声音,按节奏和曲调进行富有感情的独唱或参与合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歌曲。

2、能够感受乐器的声音,辨识打击乐的音乐,并用自我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3、能够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动作。

4、能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并通过模唱和打击乐对所听的音乐作出反应,随着进行曲和舞曲走路及跳舞。

5、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找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6、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和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湘教版一年级音乐课程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