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教学旨在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热情与审美能力,促进个性化发展。教学计划强调因材施教,以《少年儿童古筝教程》为基础,循序渐进地教授古筝演奏技巧和音乐基础知识。活动目标包括规范指法、提升演奏水平和音乐修养,并通过经典名曲欣赏拓宽学生视野。教学安排每周进行,注重纪律与沟通,采用多媒体资源帮助学习。鼓励学生在校外自主练习,促进演奏能力的发展,并为汇报演出提供展示机会。教学内容涵盖基础指法、音高识别、节奏理解等,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与个人气质。整体课程设计以学生的学习进度为导向,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古筝的教学计划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素质教育的方针,全面展现我校乡村少年宫的艺术特色和文化积淀,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提升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和表现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古筝教学将从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的高度出发,秉持“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以培养既具备综合素质又富有个性、以及一定文化素养的人才为主要目标,为学生终身热爱音乐、艺术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我校乡村少年宫古筝班将有序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确保整个活动的顺利、高效和持久进行。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多样化的练习,规范学生的指法,提高其演奏水平。
2.通过欣赏经典名曲,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和综合素质。
3.进一步宣传我校的素质教育理念及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安排
(一)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孙文妍、何宝泉老师编写的《少年儿童古筝教程》(一)作为主要教材,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有计划开展教学。
(二) 教学时间、地点、方法:
1. 活动时间:每周四下午15:50—16:50
2. 活动地点:学校乡村少年宫古筝教室
3. 教学措施:
(1) 认真教育学生遵守活动纪律,按时到课,确保每次教学的时间与质量。
(2) 教师严格执行学校“教学五认真”的要求,认真备课、上课并妥善保存相关兴趣小组活动的资料。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定期让学生欣赏名曲,观看古筝名师的曲目讲解视频,拓宽学生的视野。
(4) 随着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将集体授课逐步转为个别或分层教学,以便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
(5) 学期结束时通过个人回课或考级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并尽量争取集体汇报演出机会,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文艺活动,以展示我校学生的风采。
4. 教学计划:
20xx年9月:认识古筝,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手型。
20xx年10月:“托”“勾”“抹”的基本弹奏,进行勾托抹组合练习。
20xx年11月:练习“大撮”和“小撮”的撮弦,并复习勾托抹的组合练习曲,《笑傲江湖》和《春江花月夜》的练习。
20xx年12月:进行勾托抹托音阶的练习(结合上学歌),并复习《笑傲江湖》和《春江花月夜》的弹奏。
20xx年1月:进行全面复习。
古筝的教学计划 第2篇
古筝教学目标:
古筝初级班:
1 、使儿童通过古筝演奏接触和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
2 、通过古筝演奏对手部机能进行初步且有序的训练。
古筝中级班:
1 、通过演奏一些经典的古筝名曲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2 、鼓励学生在演奏中融入个人情感,以独特的理解演绎古筝乐曲。
古筝教学内容:
古筝初级班:
(一)学习基础指法的掌握
1 、左右手四指的各自拨弦动作
2 、左右手的指法组合,包括大食、大中、大食中和大食中无
3 、和音与和弦的演奏技术
4 、大指摇的演奏技巧
5 、左手揉弦与按弦的演奏方法
(二)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
1、音高的识别与理解
2、节拍与节奏的组合方式
3、音色的辨识
4、音乐的表现力
古筝中级班:
(一)学习弹奏乐曲《雪山春晓》和《战台风》
(二)深入了解乐曲的风格与创作背景
三、需要达到的程度:
古筝初级班:
依据家长的期望,课程内容应与古筝考级曲目相结合,但不应过于追求考级,而是注重扎实基础。设定目标为在第一年内达到上海音乐学院一级到二级考级曲目的水平,本学期主要目标是学生能够熟练演奏简单的古筝乐曲。
古筝中级班:
中级班的学员大多完成了五级考级,但部分学生的基本功仍有待加强。要演奏好五级至七级的曲目,首先必须打好基础。本学期将加强指法练习,并在此基础上熟练演奏七级代表曲目《雪山春晓》和《战台风》。
古筝教材内容:
古筝初级班:
1、孙文妍等编写的《幼儿古筝教程》
2、上音考级曲目
3、少年儿童古筝教程
古筝中级班:
1、每日必练的古筝指法练习曲
2、《古筝考级曲目》(上)
古筝教学进度:
古筝初级班:
寒假前共计约十六节课
1、第一至第四节课主要熟悉古筝音位
2、第五至第八节课重点确立演奏手型
3、第九至第十二节课以手腕的摆动动作为主
4、第十三至第十六节课巩固一至十二节课所学内容,通过十六节课,使儿童初步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指法、自然和谐的手型与良好的用力方式。
古筝中级班:
1、第一至第四节课学习典型指法“勾托抹托”和“脱腕摇”
2、第五至第八节课专注于乐曲《雪山春晓》的演奏
3、第九至第十二节课以欣赏为主,演奏为辅,学习乐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战台风》。
4、第十三至第十六节课着重练习《战台风》的演奏。
古筝的教学计划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为了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满足热爱音乐的学生的需求,开展多样化的古筝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掌握一定的音乐特长。
二、教学要求:
1、 教师必须认真准备每一次课程,确保知识内容通俗易懂,同时增强趣味性。
2、 学生不得缺席,需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
3、 学生应积极与指导教师沟通,以便增强古筝兴趣小组的生动性与互动性。
三、具体工作措施:
1、 教师需为校外聘请的古筝老师提供支持,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并在校外老师的指导下,督促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固定训练场地与时间,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确保每周有学习进度记录。
2、 定期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并不断巩固与加强。虽然有些学生家中有古筝,但由于家庭缺乏督促,很多练习都局限在学校时间。教师应不遗余力地鼓励学生在家中自主练习。
3、 对小组的课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避免学生随意练习,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帮助基础薄弱的同学。
4、 鼓励学生发展个人特长,并在适当的时机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才能,增强他们的演奏能力,并为各类汇报演出提供机会。
5、 利用课余时间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进行专业训练,以显著提升他们的演奏技能,为民乐队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古筝的教学计划 第4篇
古筝作为我国传统的拨弦乐器,具有音色优美、典雅古朴等独特魅力,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青睐。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筝演奏技巧,明确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特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
2、让学生通过古筝演奏感受和学习音乐的魅力。
3、通过古筝演奏进行手部协调能力的初步训练。
4、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个人气质。
二、教学内容
(一)古筝演奏基本指法的学习与掌握。
1、熟悉左右手四指的拨弦动作及触弦方向。
2、掌握左右手大食、大中、大食中、大食中的指法组合。
3、学习小撮及和弦的演奏技巧。
4、了解左手的揉弦及按音方法。
5、进行花指的练习。
6、掌握食指摇与琶音的演奏方式。
(二)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
1、识别音高。
2、理解节拍与节奏的组合。
3、识别不同的音色。
4、学习音乐表现的技巧。
所需达成的水平:
根据家长的期望,学习内容需与考级曲目相连接。设定第一年达到正考级六级曲目,第二年达到正规考级九级曲目。
三、教材内容
1、《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
2、根据教学进度编写的补充练习曲目。
3、上海音乐出版社的《中国古筝考级曲集》。
4、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古筝入门》。
5、上海音乐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古筝教材》。
四、教学进度及内容
寒假前计划进行约十六节课
1、第一至第四次课主要熟悉坐姿和古筝音位。
通过简单的指法练习和小作品,熟练各音区的音位,并锻炼简单的看谱能力及颤音指法。
2、第五至第八次课着重确定演奏手型。
掌握触弦的动力方向,确保坐姿和手型的正确性,练习八度、大撮、劈托及上下滑音的指法,注重准确性与规范性,不求速度。
3、第九至第十二次课重点是手腕摆动的练习。
运用勾托和抹托的指法,巩固手腕摆动,提升各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进行“4”“7”的按音练习。
4、第十三至第十六次课巩固前十二次课的内容。
演奏四级考级曲目《渔舟唱晚》,通过本曲目的练习巩固前期所学的内容,初步理解曲目的处理和演奏,锻炼曲目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通过这十六次课程,学生将初步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指法和自然的手型,以及良好的发力方式,为今后中级曲目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注意:由于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接受能力各异,本计划可能会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调整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