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教学安排

203天前

本学期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差异,教师需兼顾全班需求,帮助每位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教材涵盖小数、四则运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等内容,教学目标包括理解小数的含义及特性、掌握四则混合运算、认识三角形特征、确定物体位置、学习统计图分析等。强调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兴趣。教学重点为小数的含义与特性、四则运算以及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课时安排设定为60课时,结合丰富的数学活动,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在本学期的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差异,他们在心理特征与思维发展上存在不小的不同。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照顾到全班的需要,还要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更好地吸收知识。

根据上学期的学习反馈,大多数学生可以掌握教材中的知识与技能,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然而,仍有部分同学因为智力水平及学习态度等原因,仍需在今后的学习中给予更多的引导,以帮助他们实现学习目标。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小数的含义与特性,小数的加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以及综合性数学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小数的含义和特性,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强数感,掌握小数点移动对小数大小变化的影响规律,熟练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2. 学会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及乘法的运算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以提升计算能力。

3. 了解三角形的特征,能够根据三角形的边和角的特点进行分类,知道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性质。

4. 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能简单描述路线图。

5. 学习折线统计图,了解这种统计图的特点,初步能够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6. 体验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 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思路,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形成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8. 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四、重点与难点:

小数的含义与特性、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都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教材分析:

在数与计算部分,本教材涉及小数的含义与特性、小数的加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生应掌握有关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能力。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及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本学期,他们将系统学习小数的含义和性质、小数的比较以及小数点位置变化如何影响小数的大小等。进一步,他们将学习更复杂的小数的加减法,从而深刻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使用小数进行信息表达和交流。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本教材着重于位置与方向、三角形这两个单元,这也是本册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三角形的特性以及位置的确定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介绍了折线统计图。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数据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理解这种统计图的功能,并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信息进行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认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将结合计算内容,教授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的四则运算知识及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安排“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测、实践和推理等活动,感受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体会数学的魅力。

六、教学准备:

在本册教学中,除了继续使用之前的一些教具与学具外,还需要准备一些新的教具和学具,具体如下:

1. 数位顺序表。

2. 用硬纸条制作的三角形。

七、教学措施:

1.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学习数学,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

2. 加强直观演示与实践操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感受成功的乐趣。

3.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之间的关联,发现规律。

4. 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学习的方法。

5.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与创新意识。

6. 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7.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

八、课时安排:

本学期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

一、四则运算(6课时)

二、位置与方向(4课时)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0课时)

1. 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

2. 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

3. 简便计算............................4课时

营养午餐............................1课时

四、小数的含义和特性(14课时)

1. 小数的含义及读写法..................3课时

2. 小数的特性及大小比较................3课时

3. 生活中的小数........................3课时

4. 小数的近似值求法....................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三角形(6课时)

1. 三角形的性质........................4课时

2. 图形的拼组..........................2课时

六、小数的加法与减法(6课时)

七、统计图(4课时)

八、数学广角(4课时)

小管家.............................1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教学安排》.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