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围绕六个主题单元展开,涵盖长征精神、爱国情怀、家庭亲情、江山美丽、人与自然及高新科技。每个单元包含多种文学体裁的文章,结合了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但在理解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构思方面仍显不足,因此教学重点将放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学习上。通过主题阅读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清文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增强语文兴趣和能力。计划通过课外阅读、语文活动、合理的时间利用及语言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以达成学习目标。
1、教材特点分析:
本册课本包含六个主题单元,分别是长征精神、爱国情怀、家庭亲情、江山美丽、人与自然、高新科技。每个单元围绕主题组织了多种文学体裁的文章5篇,涵盖诗歌、歌词、剧本、散文、游记、小说、说明文和议论文等,其中有5篇文言文,全书共收录30篇课文。每个单元配有与主题相关的古今诗歌2-3首(包含一单元的三段精彩选文),设置了6次写作训练,并设计了3次口语交际训练、3次语文实践活动以及3个专题。全书以人物描写、叙事和抒情类文章阅读为主线,通过高尚情感的熏陶,结合各类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活动,辅助教学。
2、学生情况分析:
1、经过一年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初步积累了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
2、能够阅读和理解较为简单的记叙文。
3、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记叙文的能力。
4、对语文学习保持了一定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5、但语文知识的结构尚不完善,对一些概念理解较为模糊。
6、理解能力偏弱,难以抓住文章的重点,无法体会作者的情感,对深刻句子和词语的分析不够准确。
7、语言表达不够流畅,书面表达尤为欠缺,语句组织常常不够连贯,表达不明确。
8、在写作方面,选材、立意、结构及语言等方面还显得稚嫩,缺乏整体的构思与布局。
9、获取文章隐含信息的能力不足,常有遗漏。
10、思维较为狭隘,视野不够宽广,回答问题缺乏深度。
二、明确教学原则,确定教学重点
原则:激发学生兴趣,强化能力;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倡导合作,共同提高。
重点:以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教学为主,同时兼顾议论文、诗歌、小说、游记散文和歌词等文体的教学,特别要帮助学生理清各种表达方式与文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各单元教学重点难点解析
第一单元:
阅读:
(1)了解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和意义,传承长征精神。
(2)学习不同体裁作品表现同一主题的方法,分析红军指战员的形象与内心世界。
(3)记诵并品味表现力强的句子。
写作:
能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出一篇中心明确、详略得当、条理清晰的记叙文。
综合实践活动:
学习节目主持人技巧,增强自信和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
阅读9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单元检测1课时。
第二单元:
阅读:
(1)了解人物活动的背景,感受他们的爱国心声。
(2)体验作品中个性人物的精神风貌,引发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3)记诵和品味作品中含蓄而精炼的句子。
写作:
学习记叙时的详略安排,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
参与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示活动成果,培养爱国情感。
课时安排:
阅读9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口语交际1-2课时。
第三单元:
阅读:
了解家庭亲情,激发对亲人、生活及社会的爱。
感受作品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唤起对家庭生活的共鸣。
品味叙事散文的选材与构思方法。
写作:
合理安排文章顺序。
口语交际:
学习察言观色,掌握与人交谈的技巧。
课时安排:
阅读9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
第四单元:
阅读:
体会江山的美丽,激发学生对中华及世界的热爱。
欣赏散文中的优美语言,领会课文深刻而真挚的情感。
了解课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作技巧。
写作:
学习写游览参观的文章。
口语交际:
学习如何向游客介绍本地景点。
课时安排:
阅读9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语文实践活动2课时。
第五单元:
阅读: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体会课文中对自然的真情流露,学习在记叙与说明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写法。
写作:
理解常见的标点符号错误,并进行修改。
语文活动:
开展有意义的视听活动,提高视听能力。
课时安排:
阅读10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标点修改1课时,语文实践活动2课时。
第六单元:
阅读:
理解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意义,从小立志热爱科学。
认识高新科技代表了人类的最高成就,对生活的革命性影响。
学会搜集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写作:
意识到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根据需求进行自由阅读和写作。
语文活动:
开展高科技学习与展望的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创新意识。
课时安排:
阅读7课时,师生推荐1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语文实践活动1课时,报告会1课时。
三、采取具体措施,保障目标达成
1、组织学生反思,明确知识与能力要求
反思:进入中学后,语文学习的收获与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对学习及教师的建议。
归纳:进入初二年级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知识:文体知识、写作知识,语文常识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
能力:
阅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主要内容及观点,归纳文意的能力;提出看法和疑问的能力;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体悟作品内涵的能力;诵读古诗词,提高审美能力;阅读科技作品,领会科学精神的能力;获取隐含信息的能力;把握文章中心的能力;梳理思路的能力;理解和评价人物的能力;从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的能力等。
2、推荐读书篇目,扩大阅读积累
(1)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与课文单元相关的书籍:《季羡林散文选》 (3)美文杂志推荐:《美文精选》《读者文摘》等。
3、开展语文活动,丰富学习生活
(1)古诗吟诵与默写竞赛(2)古诗词创作大赛(3)作文比赛(4)实践活动。
4、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益
(1)早自习时间:(a)课文朗读(b)精选段落阅读训练(c)美文选读和点评。
(2)课堂学习时间:(a)老师精讲,减少讲解,增加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b)增加书面作业时间,及时反馈。
(3)课余学习时间:(a)布置预习(b)合理书面作业(c)每天保证30分钟到1小时的阅读时间。
5、利用教辅材料,引导学生学习
1、《伴你学》预习作业课前完成,课堂练习当堂完成,课外拓展作业(2)推荐一本精短的文言文读本,并适当进行阅读训练(3)建议学生订阅《中华活页文选》《读者文摘》《美文精选》《文萃》《艺林》等杂志。
6、强化语言训练,提升表达能力
1、利用中考及期中期末试卷的经典试题,集中分析,提升审题及答题能力。
2、课堂上安排时间给学生进行书面解题,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指导和点评。
3、课后及时批改作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面批,提供具体指导。
4、每周一篇美文阅读点评。
5、每周两篇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