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由“学习习惯培养”、“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共6个单元,安排24篇课文和6篇习作,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材强调“主动学习”和“独立完成作业”,并通过生动插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历史人物、科学知识等,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视野。习作紧扣生活,鼓励学生自主表达。练习则涵盖字词句、朗读背诵等,增强语言积累和实践能力。教学目标包括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强调语言训练和综合训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全面发展。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学习习惯培养”、“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共计安排了6个单元,每个单元含有3-4篇课文,共计24篇。每个单元设置1篇习作,整个册子有6篇习作,每个单元还有1个练习,总计6个练习。
1、学习习惯篇
本册教材在前五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主动学习”和“独立完成作业”这两个主题,配以生动插图。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逐幅理解图画内容的基础上,融汇语文学习的要求,做到身体力行。
2、关于课文
全册安排了24篇课文,其中包括韵文2篇。所编排的课文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描写历史人物的,也有展示当代优秀人物精神面貌的;既有颂扬革命英雄的,也有关于儿童日常生活的;涉及自然景观的,还有介绍科学知识的等等。这种安排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他们的阅读乐趣,也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与前五册相比,本册课文后附的作业题目更为细致,着重于词句理解、自然段分析、文意归纳等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增设“小练笔”,鼓励学生模仿课文的句式和写法,以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3、关于习作
本册共安排了6节习作,包括看图写作文、为他人画像并写作、记录新发现、图画对话、创作板报、发表个人看法的文章。从这些内容中可看出,本册的习作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强调实践与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表达。
4、关于练习
全册共安排6个练习,内容以综合性为主,涵盖字词句的练习、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书写练习和口语交际等。这些练习旨在丰富语文教育的内涵,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实践能力。
二、目标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形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2)培养积极参与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鼓励勤于朗读背诵,热爱课外阅读。
(4)培养认真写字的习惯,主动查字典并识字。
(5)鼓励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
2.识字写字
(1)准确读出320个生字。
(2)能根据笔画顺序书写、默写生字230个,确保字形端正、均匀。
3.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的基础,利用其帮助识字与学习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4.口语交际
(1)能够认真倾听他人讲话,理解简单内容并进行转述。
(2)能够根据图画或观察到的事物,用普通话表达完整的句子。
(3)能够用普通话回答所读内容相关的问题,语言完整、连贯。
(4)愿意与他人进行口语交流,态度大方、表达清晰、有礼貌。
5.阅读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课文,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2)学习默读课文,能独立理解课文,并提出问题。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够根据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主旨。
6.习作
(1)关注周围事物,乐于进行书面表达。
(2)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做。
(3)能运用基本标点符号,初步学习其他标点的使用。
三、措施:
1、紧扣课程标准,不随意调高或降低教学要求。
2、重视语言训练,尤其是段落训练——理解一段文字,准确表达。课堂教学中安排充分的朗读、默读与练习,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
3、注重听说读写综合训练,鼓励学生在“听”中学习“读”,在“读”中提高“写”。在作文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减少命题作文,给予适度的写作要求,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与自信,逐步消除写作的恐惧感,促使他们写出通顺、工整的文本。
4、关注学习方法,界定学法的应用时机,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增强他们的运用能力。
5、强化优补差的工作,关注全班学生的学习状况。
四、教学进度:
注:标记“★”为集体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