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物理实验课程安排

51天前

高二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兴趣培养至关重要。演示实验作为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活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需确保演示成功、现象明显且易于观察。实验器材应简单易用,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教师需指导学生独立观察、操作与思考,强调实验前的预习、合理分组和安静操作。实验后,学生需整理器材和处理数据,培养科学态度。为保障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建议制定规章制度,科学管理实验室,确保实验资源充足,并定期进行器材维修与管理。通过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验器材,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高二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高二物理实验教学具有其独特的特征,与传统的理论教学有所不同,同时又需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课堂上物理实验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兴趣,因此物理实验在整个物理教学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1.关于演示实验的教学

“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为了配合教学内容而进行操作的实验。”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所需的直观材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仅示范了实验操作和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对演示实验的教学应遵循以下要求:

 1.1演示实验首先须确保成功

演示实验的直接目的是再现物理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现象的效果,并传授产生该现象的原理。只有保证演示的成功,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影响演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掌握实验原理,抓住关键。例如在进行大气压的“托水实验”时,确保纸片能完全封住杯口,避免空气进入是关键。在“惯性”实验中,快速抽出纸条也是成功的关键。如果演示失败,学生可能会失去信心和兴趣。

 1.2演示现象必须明确、直观,易于观察

演示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物理现象有清晰的认识。在进行演示时,要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现象。所演示的现象必须鲜明、直观,且可见度高。所使用的实验器材应适当大且灵敏,仪器的摆放位置要保证整个班级可以看到。如果某些实验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可以让学生代表靠近观察并进行反馈,例如在冰熔解实验中,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并且有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如果一节课有多个演示实验,应突出每个实验的重要性,避免不必要的器材干扰学生注意力。对于不明显的现象,可以通过背景衬托和演示技巧辅助展示,例如将液体染色以增强颜色对比,或使用投影设备来展示磁场的特性。

 1.3演示器材的结构应简单,操作方便,推理易懂

演示实验应当简便易行,操作方便,推理过程应简洁易懂。如在讲解“摩擦起电”时,可以让学生用塑料铅笔与干燥头发摩擦来吸引轻小的纸屑;在探讨“压力与面积关系”的实验中,可以使用削尖的铅笔,让学生体会到受力面积对压力的影响;又如在验证“大气压强存在性”的实验中,让学生用水杯吸附在嘴上抽气,展示大气压的效果。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小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感受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从而更容易吸收和应用所学知识。

 2.关于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观察、操作和思考的实际活动。它是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和培养良好素养的重要形式。”为了做好分组实验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和习惯。初中生自制力较差,且缺乏实验基础,有时甚至把实验当作玩耍,对实验的组织和效果也难以达到要求。应明确以下几点:

 2.1实验前必须做好预习

实验预习是保证学生能正确操作并获得准确结果的前提。通过预习,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及仪器的使用能够有初步的认识,进而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目的,提高实验质量。

2.2进入实验室后,学生要按小组就坐,并不得随意移动器材

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而实验器材可能有限,因此必须合理分组,通常以3-4人为一组,依据优、中、差三类学生进行搭配,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合作,一人操作,一人读数,一人记录,同时设立小组长负责监督,避免混乱的场面出现。

2.3实验时要要求学生保持安静

在实验过程中,如遇到异常现象,学生应举手提问,不可随意打扰他人。教师要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针对好的做法要表扬,对常见的错误进行集体讨论分析,确保实验课始终充满探索和讨论的氛围。

2.4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整理器材,处理实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数据处理是实验操作后的重要步骤,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合理结论,从而提升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若数据误差较大,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学生可能会出现编造数据的情况。应对此进行批评,并协助他们重新实验,找出误差原因,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定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

3、制定学期实验计划表与周历安排。

4、确保各类实验足量开展,积极将演示实验转化为分组实验,以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实验器材,结合实验室条件开展分组实验。

6、做好实验器材的常规维修与保养工作。

7、合理管理器材的借出与归还。

8、必要时,自制一些简易教具。

9、制定器材补充计划,保证教学资源充足。

10、记录各类实验台账,确保数据完整。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人教版高二物理实验课程安排》.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