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科目教学方案5篇

141天前

本学期的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旨在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各大洲的地理特征、地区特征及主要国家的基本情况。教学目标为增强学生的地理观察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课堂参与感和学习兴趣。计划强调基础知识的巩固,特别是读图和填图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鼓励学生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加强实践能力,期望在期末考中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七年级地理下册个人教学计划

七年级地理下册个人教学计划 第1篇

 一、班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上册地理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概念和学习方法,同时提升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和判断能力。大部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浓厚,乐于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积极寻找身边的地理知识,形成了一定的地理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的课程内容。通过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制图技能,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协作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大洲概况

本章主要内容涉及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以及南极洲的地理位置,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和人口等基本知识。本章的重点是理解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而难点在于比较各大洲的气候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章 地区特征

本章内容围绕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极的地理知识展开,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和经济等方面。重点是掌握上述地区的地形与气候特点,难点在于分析各地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 近距离了解国家

本章重点在于学习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和经济文化等。重点是理解这些国家的地形特点和典型气候,以及重要自然资源的分布,难点则在于美国农业带的分布情况。

 四、教学措施

1、深入研读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明确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教具,设计多种课堂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与参与感。

2、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的读图、填图和绘图能力。通过地图和地理填充图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增强理性理解。教学过程中持续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反馈,及时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电视和网络,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活力。

 五、课时安排

周次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1—2 一《大洲概况》 第一节亚洲和欧洲 4

3 一《大洲概况》 第二节非洲 2

4 一《大洲概况》 第三节美洲 2

5 二《地区特征》 第一节东南亚 2

6 二《地区特征》 第二节南亚 2

7 二《地区特征》 第三节西亚 2

8—9 二《地区特征》 第四节欧洲西部 4

第六节南北极 2

10 三《近距离了解国家》 第一节日本 2

11 三《近距离了解国家》 第二节埃及 2

第三节俄罗斯

12 三《近距离了解国家》 第四节法国 2

13 三《近距离了解国家》 第五节美国 2

14 三《近距离了解国家》 第六节巴西 2

七年级地理下册个人教学计划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分析,学生在地理学习上表现出依赖临时突击复习的趋势,平时忽视了对问题的深入探讨以及与教师的有效沟通。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扭转这种状况,突出重点——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以七年级下学期的会考为目标,增强课堂教学质量,更高效地达成本学科的教学要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的地理能力。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负责七年级181、182班的地理教学,每周总共有6节课。上学期,班级的优秀率仍有待提高,181班的后进生比例较大,而182班的学生后劲充足,不过也要加强对B级学生的关注。本学期的重点在于提高优秀率与改善班级的整体学习水平。

 三、教学目标

1、加强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课,努力授课;每月进行一次小考,并通过个别批改作业与小组长的互查相结合,来缓解因班级人数过多而导致的作业压力。

2、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其核心内容,并围绕考试重点进行备课。

3、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进行更多相关训练。

4、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本期教材的重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五、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精心备课,力求做到教案优秀。

2、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读图和填图的方法,从整体上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加强地理基础知识和数据的记忆,对地理知识做好必要的铺垫。积极参加听课与评课活动,向他人学习,互相借鉴,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3、积极参与教研与教学改革活动,在教研组和教务处的指导下,力争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4、制定复习计划和提纲,认真组织复习。每次月考后做好班级和个人的质量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举办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课时安排

周次单元教学内容课时

1—2《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4

3《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2

4《认识大洲》第三节美洲2

5《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2

6《了解地区》第二节南亚2

7《了解地区》第三节西亚2

8—9《了解地区》第四节欧洲西部4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0《走近国家》第一节日本2

11《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2

第三节俄罗斯

12《走近国家》第四节法国2

13《走近国家》第五节美国2

14《走近国家》第六节巴西2

七年级地理下册个人教学计划 第3篇

 一、情况分析

在这个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一个班的地理教师,面对新教材的挑战,我意识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的首要任务。我们将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他们在地理课程中获得最基本的支持。这不仅是教学的目标,更是推动学生成长的动力。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将结合学校的整体工作,注重课题教学。我们将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有效达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我会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以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我将传授学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地理知识,同时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帮助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计划

本学期我将全心投入,遵循学校的要求,关注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认真指导学生的学习,并力求开展切实可行的学法辅导,提高教学效果。具体计划如下:

1. 在已有基础上,深入理解地理课程标准,落实三维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每一节课。

2. 利用网络资源,系统整理地理备课资料,为课堂准备充分的素材。积极进行课前和课后的反思。

3. 参与听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持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为他们创造探究和合作的空间,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以及材料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在强化“双基”的基础上,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探讨,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5. 教学时要做到精讲,重点讲解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解题思路,避免面面俱到,追求教学的高效性。训练题要精炼,鼓励使用微型试题,实现讲练结合,提升复习效能。

6. 加强平时测试,落实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练习做好班级的质量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细化知识点,注重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加强记忆与学习方法的指导,给予个别学生更多辅导,帮助他们快速进步。

7. 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关注每位学生,尤其是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明确人生方向与目标,为他们的奋斗提供支持,让地理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能发挥引导学生人生的作用。

七年级地理下册个人教学计划 第4篇

本学期,我负责七年级下册的地理教学,涵盖3、4、5和8班。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如下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学校的教学计划,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确保达到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我将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通过传授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地理知识,培养他们对地理的兴趣和基础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地理”逐步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根据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已有所了解,使用学习案的习惯也基本形成,这将对本学期的教学起到积极作用。与七年级上册相比,学生在学习下册时会轻松许多,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则是下册内容相对简单,更具直观性,易于记忆和理解。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地理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丰富的学生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教材中包含了课外阅读和小资料,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下册主要包括五章内容,分别是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第七章《邻近国家和地区》、第八章《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第九章《西半球国家》和第十章《极地地区》。

本期教学任务与目标

完成下册各章节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2、初步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学会运用地图,理解全球地理事物的分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及阅读地理图表和统计图表的技能。

3、让学生意识到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全球视野。

四、具体教学措施

1、提升课堂效率,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精心备课,做到备教材、教法、学生及自身,特别是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关注每位学生的表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情感。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并注重地理基础知识的储备,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比如读图和填图。

2、以教材中的“活动”为切入点,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同时不断创新,形成多样化的、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3、认真研究学习案教学的特点,编写学案和教案,全面掌握教学流程,充分利用学案教学的优势。

4、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重要数据的强化记忆,必要时回顾上学期的世界地理知识,让学生对地理有系统的了解,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给予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多支持和指导,提升整体学习质量。

6、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以提高学习效率。

7、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适时引导,鼓励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最后进行整合课文、图像及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与记忆。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和归纳能力,并及时巩固和应用。

8、密切关注学生生活和生产实际,通过挖掘他们的生活经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增强对地理学科的认同感。

9、指导学生开展地理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10、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课件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足的素材。

11、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个人教学计划 第5篇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忙碌的寒假悄然流逝,转眼间,正月十七已经来临,新的学期也随之开始。为了更好地开展新学期的各项教学任务,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学校的教育目标,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以便更有效地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将继续教授七年级1—6班的地理课程,并担任七年级4班的班主任。从上学期的完成情况来看,一班和五班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其他班级的情况则不尽人意。针对这一状况,本学期我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力争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计划

1、充分备课:在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内涵,确保备课时既要关注学生的特点,也要明确课程目标。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施三维目标的教学理念,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认真参与。在学习过程中,强调互助与合作,共同进步。

3、检查与落实: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做好学习情况的检查与评估。重点知识要进行细致的督查和落实,通过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确保知识的扎实掌握。

4、利用单元检测。通过单元检测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据此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鉴于今年中考的变化,特别是地理科目的改革,作为初一的地理老师,我必须具有未雨绸缪的意识,提前做好准备,为初二的地理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地理科目教学方案5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