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安排

912小时前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采用专题与文体相结合的编排模式,内容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辅以古诗词背诵和名著导读。阅读部分的六个专题涵盖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和自然山水,而综合性学习同样分为六个专题,强调探究式学习,避免填鸭式教学,注重学生自主理解能力的培养。教材在文言文方面将教学重心转向深入学习,强化诵读与探究,鼓励学生探讨和理解古文。写作与口语交际训练整合于综合性学习和课文后练习中,注重写作技巧和口语表达。针对学生能力差异,教学措施包括分层目标教学、实践活动、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等,以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学习兴趣。

八年级语文上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编排设计为专题与文体相结合的形式,内容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块,此外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及附录等部分。阅读部分涵盖了六个专题,分别是:战争、爱、建筑(事物说明文)、科学(道理说明文)、古诗文和自然山水;而综合性学习也同样分为六个专题,内容包括: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及如何搜集资料等。该教材的鲜明特点表现为:(1)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2)体现现代教育思想;(3)弘扬人文精神;(4)强调开放性;(5)注重策略引导。

文言文部分的编排采取单独组元的方式,每单元包含五篇文言课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是以前的两倍。这一变化显然表明:过去一年的文言文(包括古代诗歌)教学只是个“入门”的阶段,而本册则是正式进入文言文学习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应当注重以下两点:1、强化诵读教学,确保学生读得准确,并逐渐养成自发诵读的习惯。本单元的背诵内容相当丰富,要求背诵《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杜甫的三首诗歌;另外,学生还需要背诵《核舟记》的第二至第四段,总字数达1082字。2、倡导探究式学习,避免“填鸭式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自行理解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探究式学习取得最佳效果。

 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本教材中写作及口语交际的训练呈现出三种形式:1.整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2.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部分,基于课文内容而展开;3.以补充材料的形式出现。为了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我们特地安排了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写作练习。例如,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世界充满爱》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而第三单元的《说不尽的桥》则要求学生就某座桥撰写介绍性文字,或写一篇关于“家乡城市某座立交桥的‘司机指南’型短文”,这些都是对写作说明类文章的锻炼。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除了相对较多的心得与体会的写作任务外,也包括记叙类和说明类文章的写作训练,如《阿长与《山海经》》《苏州园林》的课后写作练习等。补充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是对本册写作与口语交际教材的延伸,例如写作部分补充了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写作知识与要求,而课后的练习中也有这些方向的练习。如《蜡烛》一课的练习要求学生设想老妇人的心理并将其写下来,《老王》一课则要求改写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部分。口语交际训练安排在课后及综合性学习当中,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和指导则在补充材料中阐述。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练习”仍分为“三大三小”,共设有六次。第一、三、五单元为大型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二、四、六单元为小型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内容丰富,信息源多,涉及的问题也较为复杂,对学生查找与运用资料的能力、写作研究报告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及辨识是非的能力都有较高要求。教学时应提前安排,合理布置,使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得到充分调动,争取在这次活动中获得全面锻炼,体验“综合性学习”的乐趣。

 语法与修辞知识要点

本册教材“附录”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主要为虚词,需进行适当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知识为对偶(亦称对仗),了解适量对偶知识对学习古诗及辨识词类有帮助。《杜甫诗三首》后的练习第三题有对这种修辞手法的说明,并要求学生尝试写对偶句,学生只需能够判断对偶句便可。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的学习与生活,使班级学习目标与个人学习目标相结合;

2、帮助学生按照课堂教学目标逐步解决具体问题,将大的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从而顺利实现大的学习目标;

3、继续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阅读及科学解题的方法;

4、教导学生逐步积累、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从而根据每位同学的特点,指导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5、教育学生懂得珍惜时间,感恩父母的关爱,并以实际行动回报。

 三、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教学观察,整体来看,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在良好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积极发言)方面正在逐步培养,学习兴趣和态度也有明显改善,语文综合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能力差异较大,基础薄弱,部分同学的语文成绩仍旧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对阅读理解不足,缺乏表述观点的勇气,写作能力欠缺,常常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足。具体表现为:阅读量少,语感不强,书写凌乱,表达不清晰。

 四、教学措施

1). 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及社会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实现教书育人。

2).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知识的综合性,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间、能力间以及知识、能力和情感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整体提高语文素养。

3).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与想象力,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 教学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科学训练技能,全面提升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特别要重视备学生,避免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倡导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启发式与讨论式,鼓励探究式学习,避免冗长的分析和机械练习。

5). 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打通课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 作文教学应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题目灵活多样,鼓励写随笔和读书笔记,尝试互评,以改促写,提升语文水平。

7). 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进行优青辅导,力求整体提升。

8). 引导并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帮互助,推进一对一的学习辅导,以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 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功能,确保每课过关,每单元过关。

10). 作业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分,因材施教,充分照顾不同学生的特点。

11). 利用竞赛和学科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以及手抄文学报的制作,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 课前安排一分钟演讲,内容可包括自我介绍、新闻资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以锻炼表达能力。

13). 组织3-4次辩论活动,培养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并运用语文知识。

14). 组织至少一次采访和调查活动。

15). 要求学生写一篇小语文。

16). 进行开端的转变,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17). 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尽量少批评,以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

18). 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有条件的家庭鼓励学生利用语文教育网站,广泛学习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及写作技巧,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为写好文化作文打下良好基础。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安排》.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