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教学安排(实用2篇)

236天前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升数学素养,适应未来学习与生活。针对107、110班的学生,计划通过系统复习和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提升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具体措施包括课程前期复习、鼓励引导、调整教学速度、回顾旧知识、重视课本练习及开展考试训练等。在教学过程中,还将关注后进生,实施一对一辅导,并结合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教学安排分为多个阶段:包括圆形、统计等知识点的教学与复习,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升应试能力。最终目标是通过层次分明的复习,帮助每位学生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 1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在新学年即将开展,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高数学素养,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面对107、110两个班的学生们,大多数学生在初二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

一、教学目标

本学年教学目标明确,即要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通过系统的复习和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他们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品质。

二、具体措施

1、课程前期复习

在新学期开始之初,利用大约一周的时间对初二学年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简要复习,特别是几何部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基础。

2、鼓励引导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鼓励、多引导的方法,减少批评,促进学生的信心建立,让每位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教学速度调整

课堂教学的节奏应以大多数学生的适应性为主,同时兼顾后进生,确保整体推进,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4、旧知识回顾

在新课教学中,针对涉及旧知识的内容,适时进行复习回顾,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

5、重视课本练习

坚持以课本为主线,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课本中的练习、习题和复习题,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尽量避免难度过大的题目,以增强其自信心。

6、培养动手能力

在复习阶段,应多设计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通过各种类型的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卷训练,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各知识点,达到熟练运用的目标。

7、适应考试训练

开展各类综合试卷、模拟试卷的考试训练,使学生逐渐适应考试形式,最终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8、个别关注与实践结合

在课堂上关注后进生的表现,特别是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实施一对一的辅导。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增强他们的观察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了上述措施,还将分层次开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支持,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找到自信,从而顺利完成学业并提升整体班级的数学成绩。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 2

一、学情分析

通过对上学期的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本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明显的两极化现象。一方面,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数学的核心思想、方法和技巧有较好的掌握,对数学学习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学业进展滞后,学习数学的热情几乎消失。经过近期的观察,我意识到针对这样一群学生开展教学工作面临重大挑战。期末考试中及格与优秀的学生人数急需增加,而愿意跟随老师学习的学生仅有十几人,许多同学连基本的知识都未能掌握,课堂上不听讲,作业也难以完成,甚至有学生当天就将发放的试卷遗失。针对这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将竭尽全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力求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教学思想

九年级的教学需要扎实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确保今年的中考成绩稳步提升。

初三毕业班的复习教学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要求也高。如何提升数学复习的质量和效率,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1、明确指导思想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应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能够惠及每一位学生。数学复习要针对全体学生,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上都有所进步,同时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认真研究,把握方向。

要认真研究中考指导书,理清知识点,掌握各章节的理解、运用、灵活和综合运用的要求。清楚哪些内容需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哪些需要灵活运用,教师必须对复习内容和目标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握复习的全过程,以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

三、教学进度

教学安排与目标

第1-4周:完成圆的相关教学任务,进行测验、分析与讲评。

第5周:完成统计与估计的教学任务,并进行测验、分析与讲评。

第6-7周:围绕初中数学“四大模块”进行第一轮总复习,确保学生掌握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熟练解答基础题目,并通过测验检测学生掌握情况,以巩固知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过关。

第8-9周:进行第二轮总复习,综合练习,分层次提高,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发展。

第10-11周:开展第三轮总复习,重点对初中数学“四大模块”的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复习与训练,开发师生潜能,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得到深入发展。

第12-13周:进行专题训练,针对不同知识点进行专项练习。

第14-16周:模拟中考试题进行综合知识训练,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第17周:继续进行综合知识模拟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四、教学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并钻研新课标,全面了解初中数学教材及教学目标,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抓住教学的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3、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将每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4、加强教师与家长、社区之间的沟通合作,共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

5、积极与其他教师交流,推动教研教改,提升教学水平;

6、定期征求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

7、坚持“两头”带“中间”的教学策略;

8、重视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引导;

9、认真开展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0、在九年级教学时间紧凑的情况下,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又要在下册复习时对整个初中阶段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教学进度把握到位。

《九年级数学教学安排(实用2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