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安排方案(通用2篇)

401周前

本教学计划针对初中八年级英语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班级共有70名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但学习热情高涨。计划中强调需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后进生,采用任务型教学和丰富的课外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将语音教学作为基础,注重发音和语境的结合,并通过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师间将加强集体备课与教研,以确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计划还强调形成性评价,期末考核将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整体目标为缩小学习差距,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而努力。

初中英语课程教学计划

初中英语课程教学计划 1篇

一、学生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70人,其中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十分明显。在过去一年中,尽管整体学习氛围良好,但由于不同学生的基础差异,部分男生在自我管理和学习投入上相对较低,相比之下,女生的学习态度更为认真。两极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八年级英语教学,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制定本计划和课件时,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融合娱乐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主动吸收并灵活应用所学语言知识,展现个人风采,确保“腰杆子”工程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扎实推进。

二、教学内容

完成新目标英语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稳固基础教学,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巩固,注重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缩小两极分化,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特别关注后进生和困难学生,积极参与到关爱帮扶活动中。强调兴趣和方法的重要性,以求稳定和实际效果,避免大规模的学习滞后和过早的能力分化。

3、坚持“腰杆子”,认真遵循《英语新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提倡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培养积极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促进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确保“腰杆子”挺直。

四、教学要求及措施

1、深入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树立新的课程意识,并逐步将新课程理念内化为日常教学行为。

2、将语音教学作为初期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通过模仿进行。教师需提供丰富的听觉、模仿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在关注单音准确性的兼顾语义、语境、语调和语流的结合,为今后的口语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3、依据《英语课程标准》中对语言技能三、四级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听、说、读、写专项训练,并开展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在强调交际能力培养的不能忽视语言知识的系统学习。确保学生在达到《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知识三级目标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新的词汇和语法点,扩展和补充相关的话题和功能。

5、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盲目加快教学进度,要紧贴实际,注重兴趣和方法,确保稳定与有效,避免学生大规模掉队和过早分层。针对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做好“提优补差”。

6、积极参与集体备课,确保备课质量。集体备课的核心不仅是统一教学进度和教案格式,更应关注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集体备课研究每个单元的教学策略,特别是在不同课型的教学研究上。

7、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三级、四级),体现“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和合作来学习和使用英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求调整学习目标和策略。

8、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以此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尽可能地利用音像资料、英语报刊、图书馆及网络等多元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

9、积极组织多样化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及英语墙报等,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升视野,发展个性,展现才能。

10、课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确保“培优补差”的有效落实。

11、重视形成性评价,关注评价的正面激励作用。学期末和学年末的终结性评价要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测试形式应包括口试、听力和笔试,其中口语占比不少于10%,听力占比不少于20%。笔试要侧重于具有场景背景的应用型试题,减少单纯考查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的题目。

初中英语课程教学计划 2篇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的初中英语课程教学计划旨在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习需求,紧扣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来引导教学和研究工作。我们将着重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认真总结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并针对新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借助教师的共同智慧寻找解决方案,以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有利的环境。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学校的教学常规建设,致力于资源的开发与共享,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我县的英语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 加强理论学习,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深度学习《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科课程标准》;

2、研究学习策略与教学评价(本学期重点关注课堂教学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成功经验;

3、探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及促进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

4、组织七年级英语教师深入学习《英语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的结构、编写理念及教辅材料的使用方法。

(二) 改进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1、关注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新课程的要求为指导,结合学科特性,推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革新。大力推广“情境化”的语言教学,倡导任务型与活动型的教学模式,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创造的教学过程。

2、收集并分享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总结和推广一线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

3、加强对校本教研和培训的指导,确保其针对性和实效性。运用多样的专业引领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区域间校本教研活动的交流和学习。

4、创新集体备课的内容与形式,提倡同伴互助,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课的方式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培养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5、加强英语学科的网络建设,创建教师交流平台,方便共享教学资源,增强对课程改革的适应性。鼓励教师向学科教研员提交论文、试题等材料。

(三) 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深化教学改革

1、紧密结合学科课程改革专家组,发挥其引领作用,以课题研究为入口,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支持青年教师的课题研究,协助其开展具体研究工作;

3、加强对《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的课题研究;

4、组织区域性的新课程标准研讨活动,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效;

5、积极参与学校课题组活动,做好协调与管理工作。

(四) 重点关注毕业班工作,确保英语教学质量

召开初三年级的教学研讨会,对20xx年中考试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与反思;

三、教学进度

七年级:期中考试前完成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的1~6单元;期中考试后,继续完成7~12单元内容。

八年级:期中考试前完成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的1~6单元,期中考试后,完成7~12单元内容。

九年级:期中考试前完成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的Units 1-2,期中考试后,完成Units 3-4。

四、教研专题

1、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2、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开展教学案例研究;

4、探索英语情境式课堂教学模式;

5、构建“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6、有效防止学生学业分化的研究;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安排方案(通用2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