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数学教育实施方案

381周前

学前班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通过丰富的活动帮助幼儿整理生活中的数学经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并培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为小学打下良好基础。观察表明,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掌握基本数字概念与简单运算。教材由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涵盖34节课,注重思维能力、动脑习惯和生活中的数学常识。教学内容包括数字分组、统计分类、简单测量、几何图形等,旨在提升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活动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游戏和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兴趣,确保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最终目标是帮助幼儿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准确进行加减运算,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

学前班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丰富的活动,帮助幼儿拓展和整理他们在生活中积累的数学经验,让他们初步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并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世界的能力,为小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幼儿教师,当前对孩子们的情况了解还不够深入。但通过近两周的观察发现,学前班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多数孩子能认真参与数学活动,基本掌握数字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孩子们对数学活动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前班是幼儿进入小学的过渡期,这一阶段至关重要。根据时代发展和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数学教育旨在提升幼儿的智力和反应能力,教师会用心、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幼儿,确保他们得到全面的指导和帮助。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数学教材由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涵盖34节课。教材主要关注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动脑习惯及生活中的数学常识。例如:《10以内的分成组合》、《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时间的变化》、《几何图形》等。教材从多个方面刺激幼儿智力开发,鼓励他们进行发散思维,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

1、本学期将学习数字分组和统计分类,这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还能提高他们对数字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导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认识时钟和日历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学知识。

3、让幼儿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结合物体与数字的理解,引导他们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实物演示和提问等方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4、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展开教学活动。

5、继续学习数字的组成5到10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目的

希望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和区分事物之间的相关联系,通过操作理解、分析并概括数字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并准确进行加减运算。

1、引导幼儿利用观察、比较和对比等方法学习分类知识。

2、帮助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数字分组的知识。

3、指导幼儿理解生活中的加减法,并认识时间的变换,了解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4、让幼儿初步了解和认识几何形状,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5、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工作习惯。

6、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

7、在教学中,幼儿能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分析和概括出数字的意义,并进行准确的加减运算。

8、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的重难点

1. 理解数字的含义并能进行准确计算。

2. 对周围事物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对生活中的物体有基本的认知能力。

4. 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未来学习打下基础。

六、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进度安排表

1、物体分类《学习分类》《区分上下、远近》

2、《区分前后、左右》《认识1和许多》《分组游戏》

3、《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比较轻重、厚薄、粗细》

4、《学习排序》《认识2和3》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认识4和5》

6、《认识梯形、三角形》《认识圆形和椭圆形》

7、《填图形》《图形变换》《认识6》

8、《认识7和8》《复习8以内的数字》

9、〈认识9和10〉,了解1到10的数序,

10、学习1到50的数字,认识0

11、学习1到10的倒数及数字的运用

12、学习2的组成及加减法

13、编写应用题2的加减

14、学习3的组成及加法,口头编制应用题

15、学习3的减法和口头减法

16、学习4的组成及加减。

17、学习4的应用题。

18、复习分类、图形等知识

19、复习2、3、4的加法及口头应用题编制

20、总复习

七、教学措施

教学活动应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提供条件帮助幼儿合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儿童学习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活动,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观察、操作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并开展联想、想象、比较和分析等内在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并通过游戏的方法保护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1、深入研究教材,依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充分利用多媒体,运用教材中的优质图像,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3、关注班级特色,通过鼓励和表扬的方式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加强幼儿的数学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多思考、多动脑、多动手。

《学前班数学教育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