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课程教学方案

162天前

为提升幼儿综合素质和激发其数学学习兴趣,幼儿园小班制定了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涵盖24个学习内容。教学内容包括比较长度和粗细、排序、数字认知(6到10)、形状识别(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空间位置及逻辑推理等。教学目标旨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实用性,发展基本概念,以及初步运用分类、排序、推理等方法探究事物特征。将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与交流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方式阐述数学现象。教学要求包括幼儿能识别和比较物体特征,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以及掌握方位和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初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为了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激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增强学科的教学质量,使幼儿在愉悦中学习,并在学习中享受快乐成长,特制定本学期幼儿园小班的数学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比较长度(如较长和较短),比较粗细(如最粗和最细),按照规定的序列进行排序,学习数字(6、7、8、9、10)的认知,识别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形状特征,了解里与外、空间位置、整体与部分的概念,以及初步的逻辑推理,共计24个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

(一)目标:

1、激发幼儿对事物中数字、数量、形状、时间、空间及其逻辑关系的兴趣,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数学的实用性,并体验各种数量关系。

2、发展幼儿在数字、量、形状、空间和时间等方面的基本概念,鼓励他们初步运用分类、排序、推理、计算、估算和预测等方法探究事物的特征。

3、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鼓励他们采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来解决问题,并能解释和证明自己的答案,锻炼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4、培养幼儿的数学表达与交流能力,指导他们通过实物、图片、符号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清晰地阐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关系,并与同伴、教师及家长进行有效交流。

5、鼓励幼儿动手实践,积极探索用简单的数学方法来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从而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二)要求:

1、幼儿应能识别长方形、粗细,并能比较出最长、最短、最粗和最细,并能按照规则进行排序。

2、在了解物体的基础上,幼儿应能进行数数,认知数字6、7、8、9、10,并能够用数字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

3、识别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并能正确区分这些形状,掌握各自的特征。

4、了解方位概念,掌握里外、空间位置的区分。

5、能够区分整体与部分,初步培养逻辑推理和思维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课程教学方案》.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