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班有34名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但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上需提升。男生思维活跃,女生逻辑思维稍显不足。识字能力强,但需加强字典使用和书写规范。大多数学生能流利朗读课文,但感情朗读及默读能力偏弱,需加强指导。课外阅读中,学生对童话和文学类书籍感兴趣,但对经典名著和科普类文章的阅读较少。写作上,优秀学生人数不多,缺乏多样的素材和个人表达。口语交际参与热情低,综合性学习表现出兴趣但过程指导不足。教材设置了六个专题,涵盖丰富内容,在教学目标上强调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教学重难点在于理解文章主旨和表达方法,改进措施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引导自主学习和提高综合能力。
本班现有34名学生,其中男生19人,女生15人。本施教区10人,非本施教区24人。
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喜欢读书,并养成了较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但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上需进一步提升。随着年级的提高,男生的思维普遍显得更加活跃,而女生在逻辑思维上则表现出一些不足,虽然两者的双差生人数大致相当,这与他们的学习效率及习惯有密切关系。
1、识字与写字。作为高段学生,他们的独立识字能力较强,但在主动使用字典帮助理解字词、书写习惯以及错别字方面仍需加强。
2、阅读。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且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有感情地朗读仍需努力;在默读与浏览中,抓取信息的能力普遍偏弱,需要加强对中下学生的指导,以增强概括能力和理解深层含义。
在课外阅读方面,学生的阅读量总体达到预期,多数学生喜欢童话、故事及文学类书籍,但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则较为有限;女生对于科普类文章的兴趣不及男生;能够主动进行阅读积累的学生大约占一半。
3、写作。在写作方面,较为优秀的学生人数不多,最为匮乏的是多样的写作素材及个人独特感受的表达。
4、口语交际。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参与热情较低,倾听及评价的能力比之前有所提升。
5、综合性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综合性学习表现出兴趣,且几位学生在此方面表现突出,但在自己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上仍显不足。
二、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通过专题设计单元,共规划了六个专题:人生感悟,民俗文化,深情怀念,外国名篇,科学精神,难忘的小学回忆。每个专题结束后也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共提供了10首供学生练习。在教材末尾,特别设有“综合复习”部分,以9篇复习材料辅助期末复习。
本册教材共包含21篇课文,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教材的结构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大部分。每组教材由4到5篇课文构成,并配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设置了三次“资料袋”和五次“阅读链接”。“回顾·拓展”部分有三个栏目,固定栏目包括“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同时插入“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等内容。
本册要求学生能写80个字,教材后附生字表,并在每组课文后安排“词语盘点”栏目。“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来自精读课文,要求学生会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结合精读和略读课文,只要求识记。
第六组的“综合性学习”采用任务驱动的编排方式,涵盖“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个部分。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会写80个字,累计会写2500个,认读3000个。
2、能够进行规范的硬笔书写,字迹工整且有适当速度。
3、学习用毛笔书写,感受汉字的美。
(二)阅读
1、能以普通话准确、流畅及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速度有所提升,面向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并能抓取关键信息。
3、能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涵,体会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5、能把握课文主旨,理解表达顺序,感受作者情感,并敢于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6、诵读优秀的诗文,体会作品的情感和内容,背诵10篇(段)优秀诗文。
7、拓宽阅读面,课外阅读量达到25万字以上。
8、学习快速浏览,提升信息收集能力。
9、受到优秀作品的激励,渴望追求美好理想。
(三)习作
1、理解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他人交流的工具。
2、倡导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个人见闻,珍视独特感受以丰富习作素材。
3、能够写出简单的纪实及想象类作文,内容具体且情感真实,详略得当。
4、依据表达要求,恰当地使用标点符号。
5、能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并与他人互换修改,保证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6、在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与他人交流时尊重并理解对方。
2、乐意参与讨论,勇于表达个人意见。
3、表达时要有条理,语气和语调适当。
(五)综合性学习
1、策划简单的校园和社会活动,并对主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2、初步掌握资料查找和应用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抓住重点句段,强化理解;主动积累语言,做到语言运用流畅;习作情感真实,详略分明。
2、难点:把握课文主旨,体会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到习作中;学习详写和略写的技巧。
五、教学改进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整体把握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确保不同专题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2、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以培养其学习能力。
3、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启发独立思考,积极表达见解,并学会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
4、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自有藏书及同学间的阅读共享,增强阅读量和能力。
5、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6、注意培优补差工作,帮助优秀生脱颖而出,并使后进生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