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备课组在学校的指导下,致力于深化教学研究,强化教学管理,提升教育理念与方法,旨在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目标。下学期教学内容涵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九年级 下册》的第九至第十二单元,学生需掌握基本化学概念、无机物知识及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备课组将通过加强常规管理、精研教材、丰富活动和主动承担教研课题等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关注学生德育,提供个别辅导,激励学生兴趣,以促进其全面发展。教学进度明确安排,确保知识点系统性与练习的有效性,以提升学生的内驱力与学习成效。
一、指导思想
我们九年级化学备课组在学校学科组的引导下,着重抓住核心内容,深化教学研究,服务于学生,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旨在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自主学习,强化因材施教,提升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我们将积极投入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改进中,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倾注真心、真情与真爱,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体现自身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下学期的教学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九年级 下册》的第九至第十二单元及复习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术语的意思及书写规范;掌握相关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包括常见无机物的命名、分类、组成及其反应规律;记住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与用途,以及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等。学生需具备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能够根据简单的化学现象识别物质及其性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本的化学问题。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我们的备课组由年轻教师组成,活力充沛,充满朝气。本学期面对中考,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常规管理,明确分工。
新学期开始时,我们备课组将合理安排教学与自学、课堂和训练、教学活动与日常教学之间的关系,确保教学安排有序进行。
1. 本学期教学整体安排:每周进行两次集体备课,准备一周的课程内容,然后再进行授课。
2.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备课制度和体系,确定每周一和周五的特定时段为备课组的集中活动时间。为了帮助年轻教师迅速适应教学工作,将每次备课的主要负责人安排给年轻教师,其他教师则进行讨论、补充和修改。为了帮助新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将进行指导与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技巧,帮助新教师提高备课与授课效率。
3. 我们继续加强课堂教学的研讨,保持听课、议课的制度,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同时积极参与区级及市级的教研活动,以积累新教材实施的经验。
4. 在日常作业的管理上,我们严格要求学生的书面作业全批全改,并加强对以往不被重视的软性作业的检查。
5. 各位老师在教学资料的收集上,努力做到资源共享,确保教学进度与测试的一致性。每次抽测后,统一进行批卷并及时反馈。
(二)、精研教材,突出重点;从小事做起,重在习惯养成。
1.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初三年级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德育与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将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以减少差生数量,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我们坚持以化学学习为中心,不急于结束课程,而是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与规律,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养成阅读教材的良好习惯。
2.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要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允许他们更主动地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会精选“先学后教”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活动,以确保讲解准确到位,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3. 强调“巧练”。
练习在学习中必不可少,关键在于“巧练”。我们会合理设计习题的数量与质量,充分利用学案和辅导资料,达到“巧练巧学”的效果。
4. 跟踪检查,及时反馈。
我们会加大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频度,进行日常小测与周测,及时讲评和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5. 提升培优班和自习课的有效性。
培优班内容由教师集体决定,进行相应的中考题训练,有进步的学生会获得奖励。自习课上,教师要维持良好的纪律,并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
(三)、丰富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借助广州市第十届“我与化学”的活动契机,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实验探究与小论文撰写,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化学学习的热爱。
(四)、主动承担教研课题。
现代教师应具备教学研究的能力,我们的备课组重视教研的能力发展,计划申请相关研究课题,努力提高教学与研究的质量。
四、提高学案有效性的策略: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编写教辅材料,包括下册学案、课前小测和复习学案等。在选题时,注意题目的梯度,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训练。通过课前小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基本内容。
在出书阶段,按照教材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并根据此框架精选练习题,确保其内容符合中考要求,具有操作性。
在用书阶段,确保学生在使用学案时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升学习效率。我们注重学案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确保其内容充实、题型多样,帮助学生提升解题能力。
五、提升学生内驱力的措施:
1. 注重德育与理想教育。
初三阶段,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明显,理想远大的学生努力学习,而学困生可能会放弃学习。教师应通过分层会议等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树立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关注每位学生,做好课后辅导。
针对学生爱动的特性,教师需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在辅导过程中,对特别需要关照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友善的态度,给予理解与支持。
3. 通过竞赛激励学生。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或小组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课堂学习的压力。
六、教学进度
1. 授课内容及时间安排如下: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2课时
课题2 溶解度 3课时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4课时
复习和机动 2课时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9课时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4课时
复习和机动 2课时
第十一单元 盐和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3课时
课题2 化学肥料 2课时
复习和机动 2课时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2课时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2课时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