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课程教学安排(通用6篇)

171天前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情,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基本美术知识,表现出强烈的表现欲和较强的色彩运用能力。教学内容涵盖多种创作形式,如想象画和手工制作,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和尝试,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设计注重学生参与和跨学科整合,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励学生自主欣赏和创造,同时融入德育教育。教学措施包括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等,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情感。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第1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勇于尝试,特别在表达想象画和记忆画时展现出了强烈的表现欲,色彩运用能力也相对较强,整体绘画作业的完成质量较高。

二、教学目标与任务:

1,通过有趣的美术活动与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的手工制作。3,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形象记忆及创造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

目标:通过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工具与形式,进行观察、思考、绘画和创作,体验形状和色彩的艺术魅力,用设计与制作的乐趣促进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兴趣。丰富他们的视觉、触觉与审美经历,启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重点: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技巧,灵活运用形状与色彩,激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他们的美术实践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及审美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提升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同时融入德育教育。

四、教学措施:

1) 尊重审美规律,给学生更多感受艺术之美的机会,引导他们展开想象,通过比较与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思考和判断,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趣味。

2) 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学习环境。

3) 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关系,强调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4)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

5) 改进评价方式,采用自评、小组评估、集体讨论、教师反馈和家长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尊重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入学教育

第二周:1 画出我心中的童年

第三周:2 我的假期

第四周:3 欢乐游乐园

第五周:4 船舶出航

第六周:5 我喜欢的动画角色

第七周:6 动漫小宝贝

第八周:7 光荣的勋章

第九周:8 迷宫探险

第十周:9 动物造型饼干

第十一周:10 描绘一棵大树

第十二周:11 泥塑恐龙

第十三周:12 绚丽的天空

第十四周:13 小鸟的家园

第十五周:14 奇妙的梦境

第十六周:15 淘气堡

第十七周:16 剪影制作

第十八周:17 剪花边

第十九周:18 折纸动物

第二十周:19 手拉手,交朋友

第二十一周:20 剪纸艺术欣赏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第2篇

一、学情分析:

我校二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一年,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自控能力。在行为习惯方面,仍需加强培养。经过一年的学习,很多学生已经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绘画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我们需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丰富美术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同时兼顾审美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能力培养以及双基训练,旨在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材简析:

本学期二年级使用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教材将观察力、想象力与表现能力的发展融合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以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教材强调在美术活动中进行多角度的体验与尝试,强化学科内容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效应,增强知识的融通性和实用性。该教材仅设14课,显著减少了课时安排,便于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和扩展,这有助于探索与改革教学形式及评价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进度自编补充教材。

三、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欣赏重点:

1、通过趣味性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励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欣赏及评价自己的和他人的绘画作品,培养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与积极的审美情感。

难点:提升学生自主欣赏的意识与能力。

绘画重点:

1、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熟练掌握彩笔与油画棒的使用技巧。

2、引导学生观察并表现身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体会生活的乐趣。

难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与创造,真实表达个人情感。

2、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全面展现于作品中。

手工重点:

1、运用不同材质的纸张和其他材料进行简单工艺制作。

2、使用橡皮泥、陶泥等材料进行基本泥塑制作。

难点:

1、由简单的平面折纸逐步转向立体造型。

2、如何细腻且立体地表现泥塑造型。

四、教学措施:

根据我校的学情以及二年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以下是制定的教学措施:

1、通过情境导入与趣味启发,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主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3、注重在学习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体验与尝试,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表达自我感受的能力。

4、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设定鼓励性的评价标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能力。

教学进度

课题 周次 节次

第1课 影子大王 第1、2周 2课时

第2课 洒水成画 第2周 1课时

第3课 自画像 第3、4、5周 6课时

第4课 美丽的昆虫 第6、7、8周 5课时

第5课 神鸟变树 第8、9周 2课时

第6课 听听画画 第9、10周 2课时

第7课 乌龟滚下山 第10、11周 2课时

第8课 神奇的小画册 第11、12周 2课时

第9课 大嘴巴 第12、13周 2课时

第10课 童话屋 第13、14周 2课时

第11课 摇滚小精灵 第14、15周 3课时

第12课 红灯停 绿灯走 第16、17周 4课时

第13课 捏泥动物 第18周 1课时

第14课 请你告诉我 第18周 1课时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第3篇

一、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绘画知识和技能。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且大胆,尤其在想象画和记忆画上表现出强烈的表现欲望,色彩运用能力较强,整体绘画水平较高。学生们对美术学习充满热情,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与造型表现能力,能够进行完整的作品构思并进行表现。然而,他们在学习上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缺少明确的美术学习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含二十课,主要通过想象这一手段,以“学生与生活、自然”为切入点,激励学生表现对大自然和生活物象的情感,从而学会用艺术的视角去观察生活。教材旨在让学生感知和体会民间艺术的独特审美趣味,并培养他们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情感。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为目标,形式多样,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满足他们的创造与表现美的需求。

1、教材内容的编排配有丰富的图片,展示了学生的活动过程及其作品,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一年级教材相比,教材的编排方式有了显著改变,因此教学设计也需相应调整:

(1)、更加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

(2)、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3)、各学习领域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通常会有所交融。

2、编排特点:该教材关注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结合具体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重视学习过程中美术活动的多角度体验与尝试,强调学科内容及其综合效应,增强知识的交融性与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三、教学要求

1、知识教育要点

(1) 理解和感受各种自然形态。

(2) 运用多种手段表现景物。

(3) 通过记忆画的形式描绘周围的人和物,丰富学生的视觉记忆。

(4) 了解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

2、能力培养要点

(1) 激发学生观察生活、自然的兴趣,初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2) 在绘画过程中,能够细致描绘所见的形状,创造色彩鲜明的画面。

(3) 学生能通过感受与想象,对艺术作品和自然景观进行相应的欣赏。

3、审美教育要点

(1) 通过欣赏作品,让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

(2)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具体措施

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开放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倡导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亮点,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促进个性发展和全面进步。

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措施包括:

1、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渗透,利用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学生。

2、在构图时要追求饱和、完整、充满生机与趣味。

3、通过课堂评议作业,结合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第4篇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对象为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美术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了良好的想象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进行较为完整的画面构思与表现。然而,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部分学生的自理能力仍需提高,常常会忘记携带或带错美术工具,造成作品表现力不足。还有一些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速度偏慢,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明确的美术学习目标。

二、教材解析:

本学期所使用的教材为人美版第三册。这本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美丽的图片,展示了学生活动的过程以及学生的优秀作品,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同时也帮助学生自学。整个教材共计22课,活动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注重将观察、想象和表现能力的发展与具体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体验和尝试,关注学科内容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效应。这为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和拓展教学提供了便利,也鼓励了教学形式和评估方式的探索与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三、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培养他们对美术的热爱和情感,提高观察力、创造力及表现力。

2、通过美术游戏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及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利用纸张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媒材,勇于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3、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欣赏美,并用简短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4、通过造型游戏的方式,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性的探索体验活动,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5、确保安全使用各类材料和工具。

四、重点与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自身或他人的绘画作品,培养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在使用彩笔和油画棒的表现技巧上更加熟练,激励他们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享受生活的乐趣。

(2)教学难点:

1、提高学生自主欣赏的意识与能力,引导他们细致观察身边的事物,鼓励大胆想象与创造,在作品中细致充分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由平面折纸逐渐过渡到立体造型,提升空间想象能力。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情感导入与趣味启发,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

2、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欣赏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他们展开想象与比较,提高审美趣味。

3、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尊重并关爱每位学生,充分肯定他们的创造成果。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广泛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例如电影、电视、录象、范画、参观、故事、游戏和音乐等,增强学生的形象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学习,注重评价过程中个体的差异性,建立以发展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第5篇

一、班级基础情况分析

在过去一年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基础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他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勇于表现自己的创意,对于创意画和记忆画有强烈的表现欲,色彩运用能力也较为突出,整体的绘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学生们对美术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够进行较为完整的画面构思与表现。然而,部分学生在坚持学习精神和设定明确的美术学习目标方面还有所欠缺。

二、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包含十八课,主要以想象为媒介,结合“学生与生活、自然”的主题,旨在激发学生对于自然和生活场景的情感表现,培养他们用艺术的视角去观察生活。

教材旨在让学生体会民间独特的审美风格,并培养他们对劳动人民的热爱。课程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式多样,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满足各类学生在创造和表现美方面的需求。

教材内容中包含大量精美的图片,展示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作品,这些都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参考,同时也方便学生自学。教材的编排方式相较于一年级有了显著改变,因此教学设计也需相应调整:

(1) 更加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

(2) 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3) 各学习领域没有明确界限,常有交叉与综合。

(4) 该教材注重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表现能力结合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体验与尝试,增加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和相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全册教学要求

德育渗透、知识与智能、情感与意志:

1、知识教育要点

(1) 认识和感受各种自然平面形状。

(2) 运用多种形式表现景物。

(3) 通过记忆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心中的人和物,丰富儿童的视觉记忆。

(4) 了解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

2、能力培养要点

(1) 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和自然的兴趣,初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2) 在绘画中努力描绘所见所想的形状,创作出色彩鲜艳的作品。

(3) 培养学生通过感受与想象,对美术作品和自然景观进行欣赏。

3、审美教育要点

(1) 通过作品欣赏,让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

(2)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山河与自然风光。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在备课、课堂教学、智能培养、教学方法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以及作业设计与批改方面,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中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倡导积极参与和探索,保护并发展每位学生的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中成长,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与全面素质提升。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举措包括:

1. 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渗透,通过优秀学生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

2. 在构图时要求画面饱满、生动、有趣。

3. 通过课堂对作业的讲评,将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结合,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第6篇

一、班级情况分析

1、本班的课堂纪律良好,各科的学习成绩也表现出色。

2、学生在以往的美术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普遍对美的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具备了初步的审美能力。在作画的过程中,培养了观察的习惯,对平面物体的形象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尤其是在想象画和命题画方面,能够大胆地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

3、作业完成的速度参差不齐,部分同学习惯于将任务带回家完成,而少数同学的形象表达能力仍停留在一年级的水平。

二、本学期教学的总要求

1、知识教育要点

(1)认识和感受各种自然平面形状。

(2)运用复杂平面形状和组合平面形状表现自然景观和物体。

(3)通过记忆画形式表现个人的人物和物品,丰富学生的视觉记忆和想象力。

(4)应用各种平面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对称形状和不对称形状的概念。

(5)学习撕、剪、拼、贴等手工制作技巧。

(6)了解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

2、能力培养要点

(1)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和自然的兴趣,初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

(2)在绘画中能够自由表达所见所想,创作出色彩鲜明的画面。

(3)熟练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涂、描、撕、剪、拼贴等,顺利完成作业。

(4)通过感受和想象,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和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3、审美教育要点

(1)通过欣赏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

(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丽山河与自然风光。

《二年级美术课程教学安排(通用6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