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规划

43小时前

本学期,我继续教授一年级音乐课程,针对学生的活跃性和好奇心,通过歌曲、舞蹈、游戏等方式进行直观教学。学生对音乐表现出浓厚兴趣,尤其是女生在音准与节奏方面表现更佳,但仍需改善安静欣赏音乐的能力。教学重点在于保持愉悦性和艺术性,激发学生的音乐热情,并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引导审美教育。课程目标包括发声训练、视唱、乐理、练耳以及音乐欣赏,旨在培养学生的音高、强弱、长短感知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将丰富内容,增加乐器演奏和创作比重,关注情境和情感,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具体安排包括发声与呼吸训练、听赏与模仿、游戏与表演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创造力,帮助他们在享受音乐中培养热爱和积极态度。

花城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在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的音乐课。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的活跃期,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具有高度的模仿能力,个性也相对活泼。我们需要利用他们自然的声音和灵巧的身体,结合歌曲、舞蹈、图画和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直观的音乐教学。在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对音乐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也逐渐认真起来。尤其是女生在音准与节奏的把握及动作模仿方面,普遍优于男生。然而,学生们在唱歌时容易因兴奋而变得嘈杂,且他们对于长时间静静欣赏音乐的能力仍需提高。尽管如此,他们在欣赏短小、有趣的音乐作品时,仍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将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舞蹈和律动的发展,以提升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二、教学分析: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接受系统的音乐学习。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将特别注意以下几点:要确保教学的愉悦性,无论是学习歌曲还是乐理知识,都必须让学生感到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和参与感。艺术性也很重要,我们要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感受美,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品德的引导。我还会加强学生对于音高、强弱、长短的基本音乐知识的巩固,特别是在学习教材中涉及到的律动和舞蹈时,鼓励学生尝试自编动作和节奏,以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教学目标与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培养学生对练声的兴趣;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发声时保持自然,注重音量的掌控;根据老师的手势整齐歌唱;通过正确的口形,准确发出U、O韵母。

(二)视唱、乐理、练耳部分:

1. 读谱知识:认识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

2. 视唱部分:能够运用听唱法模仿歌曲,包括自然音程及多种节奏。

3. 练耳部分:能够区分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比较不同乐器和音域音的高低,听出各种时值音的长短。

(三)欣赏部分:

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与动人,逐步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表现手法的作用,并能够辨识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如轻快、激昂、优美等。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 从听入手,以感知为基础,围绕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内容,增加乐器演奏和音乐创作的比重。鼓励学生在体验中发挥想象,尊重并保护他们在音乐学习中的独特见解。

2. 关注情境和情感,以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核心。

3. 运用综合性的教学主题,不局限于单一的歌曲演唱或乐器演奏。

4. 建立民主、开放与互动的师生关系。

5. 教师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的特性来辅助教学。

6. 设计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励他们进行自由发挥的创造性学习。

 五、具体教学内容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发声与呼吸训练,培养良好的发声习惯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听赏与模仿,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3. 结合游戏和表演,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创造力;

4. 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让他们在参与中理解音乐,感受其美。通过各种创意活动,帮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规划》.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