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英语教学将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创造性思维。教学目标设计灵活,面向学生的语言技能、知识和文化意识的发展,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将采用活动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和体验,通过任务驱动实现学习目标。重视过程性评价,建立激励学生的评价体系,提升学习兴趣。针对班级内学生的基础差异,包括写作能力不足和听说能力问题,将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坚持课文背诵、日常词汇记忆、晨读制度及形成性评价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信心。将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程安排明确,包含阶段性检测和复习,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我将坚持以下理念:1、面向所有学生,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2、整体设计教学目标,体现灵活性和开放性,目标应基于学生的语言技能、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的发展;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4、采用活动型教学方法,倡导参与体验,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和合作等方式实现学习目标,体验成功的喜悦;5、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实际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使他们成为优秀的使用者,而不仅仅是学习者,让英语成为他们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轻松与成功的快乐,而非无尽的忧虑与恐惧。
【二】所教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届八年级新生与以往的学生有着显著的差异,他们在初中之前已经学习过一段时间的英语,但由于学习基础的差异,写作能力薄弱,书写字母仍不够规范,更不用说单词和句子的规范书写。在听说方面,学生的语音语调问题也较多,许多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班级学生在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够明确,未能真正意识到其交流的功能;部分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团队合作的意识;大多数同学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未能有效预习,课后复习也不够到位,缺乏学习的计划性和策略性;并且,不够善于发现和总言规律,对知识的巩固与积累缺乏重视。
【三】奋斗目标:
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做到教与学相辅相成,力争达到学校设定的教学目标。
【四】具体措施:
1、每天坚持背诵课文中的对话。目的:要求学生进行背诵和默写,培养其语感。
2、每天记忆5个新单词和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实施:通过“互测与教师抽查”进行及时检查,确保效果并持之以恒。
3、认真落实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管理,确保晨读效果。
4、坚决执行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进行量化管理,为学生提供每天、每周和每月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学生感受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到努力的方向,增强压力感。通过此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辅导,布置适合的作业,让他们在逐渐取得小进步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自信,尽快成长。
6、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7、实施任务型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在教学中结合目标和内容,创造性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形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并完成学习任务。
9、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10、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改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程安排及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四周:学习STARTER部分,完成小学英语到初中英语的过渡,教授国际音标。
第五周—第六周:Unit 1—Unit 2 阶段性检测。
第七周—第八周:Unit 3—Unit 4 阶段性检测。
第九周—第十周:Unit 5—Unit 6 阶段性检测。
第十一周:复习Unit 1—Unit 6,为期中考试做准备。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Unit 7—Unit 8 阶段性检测。
第十四周—第十五周:Unit 9—Unit 10 阶段性检测。
第十六周—第十七周:Unit 11—Unit 12 阶段性检测。
第十八周—第十九周:复习Unit 7—Unit 12,为期末考试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