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的体育教学计划旨在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考虑到五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教学侧重于男女生差异,鼓励女生参与激烈运动。教学目标包括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自信心,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教材涵盖田径、体操、球类运动等,重点在投掷、跳远及传统武术,难点在于耐久跑和跨越式跳高的技巧。课时安排为每周3课,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采用游戏丰富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参与热情。教学还关注学生心理发展,鼓励主动参与,提升思维能力,促进性别间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小学五年级上体育教学计划 1篇
一: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年龄大致在10-12岁之间,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男女生差异明显。男生通常活泼好动,具有强烈的表现欲;而女生由于生理变化,往往不参与激烈的运动项目。但应充分考虑到一些女生的个性特点,鼓励她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以促进男女生的均衡发展和全面成长。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激发他们对体育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在锻炼中展现自我,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
(2)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他们的终身体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
(4)提高学生对个人健康及集体责任的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弘扬体育精神,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2、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包括田径项目的投掷、跳远,以及传统体育的武术。
(2)难点在于耐久跑的呼吸调节,跨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起跳技巧,以及过杆的动作要领。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主要涵盖体育基础知识、田径类的跑、跳、投掷、体操类的基本动作、球类运动、韵律体操以及传统武术的基础知识。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提升身体素质,例如,通过体操练习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跳远训练则有助于提升弹跳能力。这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增强他们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与实际行动。
四:课时安排
每周安排3课时。
五:教学措施
1、应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避免只关注教师的教法而忽视学生的学法。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如果仅仅是教师讲解与示范学生模仿的单向模式,必定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探索,研究教法与学法的结合,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2、教学中可运用游戏作为教学手段,丰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采用主题式、情景式教学法,充分发挥游戏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3、随着学生身体的成长与年龄的增长,可更多地引入对抗性游戏。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适当选择教学比赛,不仅能增强锻炼效果,还能提升自信心,使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运动的乐趣。在分组时可以根据性别或身体素质进行分组,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小学五年级上体育教学计划 2篇
(一)五年级学生生理特征:
1、五年级学生通常在10到11岁之间,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此时,他们的生长速度正在快速增加,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尤其显著。男生从10岁开始快速增长,12岁时达到最高峰;而女生则在8至9岁时开始发育,12岁时也达到发育的巅峰。这一阶段是他们身体成长的最活跃期。
2、五年级学生安静状态下的脉搏频率较四年级有所降低。女生的血压在10岁时出现快速增长,男女生的肺活量在这个阶段都有所提升,但差距相对较小。到了12岁后,男生的肺活量明显高于女生。
3、五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在提高,50米、立定跳远及50米×8往返跑中,男生的表现优于女生,差异显著;而在立位体前屈测试中,女生表现更佳且差异明显。此时的速度、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等素质的敏感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在11至12岁之间,灵敏度的提升也十分明显,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效率较高。
4、许多女生在此阶段经历月经初潮,这一生理变化可能带来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对她们的素质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五年级的体育教学应适当关注女生的特殊需求,给予不同的指导和支持。
5、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素质发展交替的阶段,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等素质的最佳发展期即将结束,力量和耐力等素质的发展敏感期即将到来。特别是大肌肉群的生长即将过渡到全身肌群的共同发展,因此在这一时期,适量的训练至关重要。
6、五年级学生的心脏功能逐渐接近中学阶段,脉搏频率仍然偏快,但心脏发育已非常显著。适度增加运动量将有助于心脏容积和功能的进一步提升。
7、在11至12岁间,五年级学生的脑重量已接近成年水平,大脑的机能显著提升,思维活跃度增强,平均睡眠时间保持在9小时左右,足以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
(二)五年级学生心理特征:
1、五年级学生的感知能力已显著发展,尤其是在视觉和听觉的敏感性上,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更为明确,精确性亦有所提高。体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练习的难度和标准,以提升他们的能力。
2、五年级学生的集中注意力也有所提升,能够专注长达25分钟。他们的注意力分配能力增强,能够在注意腿部动作的同时关注手或脚的活动,甚至能够同时注意上下肢的配合和重心的变化。
3、五年级学生的有意记忆逐渐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记忆,开始能够自主地进行任务的记忆而非单纯依赖教师的指导。
4、五年级学生在思维发展上,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他们的思维仍然与感性经验密切相关,依然偏向于具体形象。教学中需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发展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5、女生在集体活动中开始明显注意性别差异,性别特征愈加突出,集体意识增强,竞争意识也日益增强。她们倾向于与同学合作参与竞赛活动,热衷于竞技运动中的基础动作,同时也喜爱充满乐趣和活动性的游戏。
6、学生们的自我评价意识逐渐增强,愿意提出意见和理由,智力和体力结合的能力不断提升。对于教师的不公正行为,他们会大胆表达不满,并重视规则和约定的遵守。
小学五年级上体育教学计划 3篇
在新的学期之际,我将坚持落实全国教育方针,全力推动素质教育,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本学期小学五年级的体育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小学体育教学主要以跑和跳为核心内容。在走和跑的训练中,旨在提升学生的速度与耐力,以达到全面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目标; 在跳跃训练方面,重点提升学生的弹跳能力,如:跨越式跳高和立定三级跳等; 力量训练方面主要以实心球投掷为主; 技巧练习则以垫上练习和基础体操为核心。
二、教学目的
本学期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包括:
1、掌握基本卫生保健知识,了解简单的急救方法和体育常识。
2、掌握快速跑和耐久跑的动作要领,以及一分钟跳绳的技巧,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3、确保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持续提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五年级的教材内容,主要关注快速跑、耐久跑、跳远和实心球投掷。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良好身体姿势的培养; 而教学中的难点主要集中在耐力和力量的发展与提高。
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1、 跑步与游戏
2、 跳跃与游戏
3、 投掷与游戏
4、小篮球基本技能与游戏
5、 韵律操与游戏
6、 武术基本技能
7、 体育与心理健康的结合
8、 期末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