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方案2篇

14分钟前

本教学计划针对小学六年级语文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良好学习习惯,以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班级共有47名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明显,教师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关注学习困难学生。教材分为八个单元,涵盖自然、祖国、心灵等主题,并设计综合性学习环节,强调任务驱动与活动参与。教学目标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理解、习作能力和口语交际等,旨在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通过良好的习惯培养与丰富的阅读材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方法将注重素质教育,鼓励合作学习与社会实践,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着重于教学实践,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勤勉求知的精神,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47名学生,其中女生28人,男生19人,女生比例较高,且性格活泼。班级内学习水平差异显著,一些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佳。经过几周的观察,我发现这个班整体气氛活跃,学生们的思维非常开阔,班级凝聚力也较强。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和较高的积极性,但也有部分同学表现得较为被动,尤其几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需要特别关注。我计划通过多种方式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为此,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八个单元,主题依次为:自然感悟,祖国情怀,心灵独白,守护家园,鲁迅初探,诗歌之旅,人类与动物,艺术魅力。

综合性学习环节安排在第二单元“祖国情怀”和第六单元“诗歌之旅”。“诗歌之旅”板块采用任务驱动与活动贯穿的方式,涵盖活动建议和阅读资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包含28篇课文,精读与略读各14篇。每个单元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和拓展构成,课例部分包括四篇课文,其中两篇为精读,两篇为略读,并设置了思考题和连接语。部分课文后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口语交际与习作继续作为独立栏目,回顾与拓展则由交流平台、展示台、成语故事及课外书屋等栏目组成,确保了学习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四、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本册教材未设独立识字部分,要求能写120个汉字,累计掌握3000个常用汉字,其中大约2500个能够书写。

2、能以标准楷书进行硬笔书写,做到整齐且具一定书写速度,同时尝试用毛笔书写,感受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够用普通话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推测词句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学习分析文章的表达顺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在讨论中勇于发表个人看法和判断。

3、在阅读叙事作品时,能概述主要事件,并描述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等,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态度;在阅读诗歌时,能够把握诗意,想象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的情感。

4、诵读优秀的诗文,注意通过声调和节奏理解作品的情感。

5、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进行探究性阅读,拓宽阅读范围。

(三)习作:

1、认识到写作是一种自我表达与交流的方式,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体的独特体验,积累写作素材。

2、写作内容具体,情感真实,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段落划分。

3、学习撰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能自主修改习作,并积极与他人交换意见进行改进。

(四)口语交际:

1、在交流时能根据对象和场合进行简单发言。

2、注重语言的文明与美感,抵制不良语言习惯。

(五)综合性学习:

1、能够策划并讨论简单活动,撰写活动计划和总结。

2、围绕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或相关影视作品中的故事进行讨论和专题演讲,学习善恶分辨。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第2篇

一、教材分析:

根据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教材的方针政策,我们编写了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教材,旨在在遵循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教材的多样化。本册教材为《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它的内容结构包括“学习习惯培养”、“阅读”、“习作”和“练习”四大部分,共设有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3篇课文,合计21篇。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略读课文在右上方标记为△,旨在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些略读课文不纳入考试范围。

1、关于课文。

本册教材共设置课文26篇,其中韵文3篇。为确保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新编课文占据80%,即21篇。课文的编排整体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及应用文的形式组织单元。这样的安排使得学生在学习语言的也能感受到多样的文化熏陶。

教材中的课文涵盖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对现代英雄的赞美,如《无畏的勇士》,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如《司马迁的故事》,以及描写自然美景的作品,如《走进大自然》。还有探讨人生哲理的文章和介绍学习方法的作品等,展现了丰富的教育价值。这种多样化的体裁选择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开阔视野。

生字的安排也是在课文中进行,全册共有157个生字,其中119个需要写熟,38个只需认识。课文的语言规范且篇幅适中,便于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和口语练习。插图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每篇课文后面都附有相应的作业题,内容包括朗读、背诵、复述等,旨在通过这些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能力。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和临写,巩固生字新词的记忆。还有阅读理解的训练,通过分析段落和理解中心思想,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关于习作。

本册教材设计了7篇习作,训练内容如下:

①撰写一篇新闻报道;

②根据采访材料写记叙文;

③撰写介绍苹果的文章;

④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作;

⑤撰写以《菊花》为题的习作;

⑥改写《妈妈回来了》;

⑦写一篇记实类的习作。

每篇习作都有详细的要求和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方向。习作练习中还附有多种范例,以便学生参考和借鉴。

3、关于练习。

全册共设计了7个综合练习,着眼于小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训练。

本册教材的主要特点有:

⒈ 培养习惯,夯实基础。

本册教材在开头部分继续强调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图片引导学生积极搜集资料和主动提问,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打好基础。

⒉ 强调积累,注重渗透。

本册的教学安排依然重视语言的规范化和语境的感悟,安排了大量背诵练习和成语积累的内容,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涵养。

⒊ 力求简约,便于教学。

课文篇幅适中,训练目标明确,简化了教材结构,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方便教师的教学设计。

二、本册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⑴ 继续培养正确的读写姿势;

⑵ 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勤查字典;

⑶ 培养专心听课的习惯;

⑷ 练习用普通话交流,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⑸ 学会使用工具书,并逐步养成使用的习惯;

² 学习观察和记录的能力,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2、汉语拼音。

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3、识字与写字。

⑴ 学会认读157个生字;

⑵ 正确书写119个生字,保持字形端正;

⑶ 用钢笔和毛笔练字,力求整洁;

4、听说能力。

⑴ 认真倾听他人讲话,转述听到的主要内容;

⑵ 以完整的句子表达个人观点。

5、阅读能力。

⑴ 流利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内容;

⑵ 理解并能应用常用词语;

⑶ 学会预习课文,并提问题。

6、习作能力。

⑴ 用已学词语造句;

⑵ 观察图画并写出优秀的短文;

⑶ 学会修改自己的作品。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

大约25%的学生掌握知识扎实,60%掌握一般,15%掌握较差。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积极,个别同学学习方法需改善。整体来看,智力较好的学生较少,针对这些特点,我会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提升全班的整体水平。

四、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⒈ 关注教育时代的发展,转变传统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理念。

⒉ 在班级内开展责任感培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⒊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励学生积极学习。

⒋ 鼓励学生多阅读,减少机械作业,提高语文素养。

⒌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理论结合实际。

⒍ 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夯实基础。

⒎ 组建互助学习小组,共同进步。

⒏ 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制定专项辅导计划,助其提高。

⒐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方案2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