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思维的启迪。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孩子们对语言的热爱,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感受文字的魅力与表达的乐趣。这份计划不仅是教学的指南,更是培养孩子们终身学习能力的起点。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1
一、班级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45 人,大多数学生初入学时活泼开朗,性格各异,心智尚未成熟,正处于价值观和学习习惯形成的初期阶段。对于班级的规章制度及纪律要求,他们的理解相对缺乏,集体主义意识尚未建立,对学习的态度也显得模糊不清,学习习惯还在不断发展中,整体学习成绩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汉语拼音”、“识字”和“课文”四个模块,生字和课文皆已标注拼音,以便学生入门时能更好地识字和阅读。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二)”由三部分组成,主要通过图示方式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强调用眼卫生,培养“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优良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爱惜学习工具的意识。
2、汉语拼音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拼音知识,使他们能够利用拼音辅助识字、阅读与学习普通话。学生需要掌握声母、韵母的默写,并能在四线格上写出规范的音节。
3、识字部分分为两组,每课均配有情景图,帮助学生在图文结合中识字,增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激发学习兴趣。
4、课文部分共设计 12 篇,按 5 组排列,涵盖图文、生字表、练习、笔顺图和描红。每篇课文短小精悍,插图优美,并提供清晰的作业指引,整体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有效掌握 260 个新字和 150 个写字要求。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 汉语拼音目标:能够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音节,拼读音节流利,准确书写声母及韵母,依托拼音识读汉字。
2. 识字与写字:认识常用汉字 350 个,其中会写 80 个,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汉字的兴趣,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形成正确写字姿势和良好书写习惯。
3. 阅读目标:用普通话流利朗读课文,体会阅读的乐趣,学习通过图画辅助阅读。
4. 口语交际:认真听取他人讲话,努力理解主要内容;与他人交谈时态度自然大方,讲究礼仪,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本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 汉语拼音教学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基础工具,因此应为教学重点。
2. 识字目标:350 个常用汉字,其中 80 个需掌握书写。
3. 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难点:
1. 汉语拼音的抽象性和易混淆性,学生掌握难度较大,因此拼音的教学成为难点。
2. 识字量的增加对学生来说挑战较大,如何有效巩固学习则是一个难点。
3.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也显得重要。
五、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 引导学生理解学校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深入研究新教材,了解学生需求,灵活运用教材。
3. 利用多媒体资源,运用教材中的优美图画,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 增强语文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5. 设立学习小组,以自主合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6. 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并总结学习情况。
7.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步。
8. 教授学生灵活的学习策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关注教材内的整体联系,力求创新的教学方式。
9. 在识字教学中,遵循“识写分开”的原则,帮助学生尽早阅读,利用拼音和字典辅助学习生字,鼓励他们探索记忆规律。
10. 强化写字习惯的培养,指导书写技巧,通过示范帮助学生写好字,合理分配写字量,确保写字质量。
11.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提前布置准备任务,重视情境的创设,积极引导学生交流,关注交际的互动状态。
六、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点:
1. 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怀。
2. 让学生明白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3. 赞美真挚的情感,培养同学之间的友谊。
4. 弘扬“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价值观。
5. 强调智力教育的重要性。
6. 反映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精神。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2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含“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大部分,旨在为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入学教育部分主要帮助学生适应校园生活,了解学习规范,以更好地融入学校环境。
接下来的汉语拼音单元,学生在学习拼音的会认识到70个常用汉字。之后的识字部分(一)和(二)各包含10篇课文,针对每个识字单元设有4课,课中学习的汉字数量在12至14个之间。20篇课文被分为4个单元,内容安排由简单到复杂,确保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能力。每个单元后设有语文园地,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来加深学生的语文知识,提升其语文能力。教材中设计了6个口语交际的话题,安排在每一个单元的末尾,通过真实情境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识字部分则遵循认字与写字分开的原则,力求减轻学生负担,让他们早日能够独立阅读。
本教材的编写严格遵循课程标准,体现了教育理念和精神,内容综合性强,具有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和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二、教学目标:
1. 汉语拼音:能够正确发音声母、韵母及声调,熟练拼读音节,并能借助拼音认识汉字。
2. 识字与写字:认知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能够书写,培养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掌握基本笔画,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习惯。
3. 阅读:用普通话流利朗读课文,增强阅读兴趣,感受其中的乐趣,学会结合图画进行识读。
4. 口语交际: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理解主要内容;与人交谈时态度自然,礼貌得体,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个人见解。
三、教学措施:
1. 引导学生熟悉学校常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深入理解新教材,了解学生情况,发挥创造性使用教材。
3. 利用多媒体教学,配合生动的情境图,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实际中学习语文。
5. 组织学习小组,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探究精神。
6. 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总结。
7.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8. 强调学习的灵活性,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将主动权交给他们,注重教材的整体运用与创造性使用,备课时关注单元间的知识联系。
9. 在识字教学中坚持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帮助学生尽早阅读。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新字和熟字之间的联系,促进记忆规律运用,鼓励学生分享识字经验,开展识字游戏,享受学习乐趣。
10. 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加强写字指导,注意书写的端正与美观,针对二年级学生,课中写字量要适度,避免疲劳,平衡写字质量与数量。
四、教学课时安排:
第1周:入学教育、拼音a o e的教学,6课时
第2周:拼音i u v以及b p m f的教学,9课时
第3周:拼音d t n i,复习一,g k h,j q x的教学,9课时
第4周:拼音z c s,zh ch sh r,复习二的教学,9课时
第5周:拼音ai ei ui,ao ou iu,ie ue er的教学,9课时
第6周:复习三,an en in un,ang eng ing ong,复习四的教学,9课时
第7周:拼音总复习及课文《一去二三里》,9课时
第8周:课文《口耳目》、《在家里》、《操场上》,语文园地一,9课时
第9周:课文《有趣的游戏》,单元复习、单元测试及讲评,9课时
第10周:课文《四季》,期中考试复习,进行期中考试,9课时
第11周: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爷爷和小树》,语文园地二,9课时
第12周:课文《我们的画》、《静夜思》、《小小的船》,9课时
第13周:课文《阳光》、《影子》、《比尾巴》,语文园地三,9课时
第14周:课文《这样做不好》、《比一比》,自选商尝《菜园里》,9课时
第15周:课文《日月明》,语文园地四,《我会拼图》,《我多想去看看》,9课时
第16周:课文《雨点儿》、《平平搭积木》、《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进步》,9课时
第17周:语文园地五、课文《该怎么办》、《小松鼠找花生》、《雪地里的小画家》,9课时
第18周:课文《借生日》、《雪孩子》、《小熊住山洞》,语文园地六,9课时
第19周:课文《小兔运南瓜》,总复习,9课时
第20周:期终复习,9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