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音乐课程教学方案【精选3篇】

462个月前

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更要深入挖掘音乐对他们情感认知和社会交往的影响。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我们希望学生在乐理知识、演奏技巧和音乐欣赏中找到自己的声音,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自信心,最终让音乐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初二音乐教学计划

初二音乐教学计划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生动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应将音乐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增强音乐教育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音乐课应关注全体学生,鼓励个性化发展,同时重视学生在音乐实践与创造能力方面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围绕七个主题,为学生提供音乐的熏陶,内容涵盖抒情歌曲、竖笛演奏、歌曲艺术处理、音乐剧、国内外经典作品以及音乐与文化的关联等,以分单元和分主题的方式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音乐课程充满兴趣,尤其喜欢流行音乐,然而正值变声期的他们对自己的演唱颇为忌讳,这主要是由于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所致。我计划通过音乐聆听的方式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加深音乐知识的掌握,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四、教学任务要求

1. 强调正确的歌唱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2. 在课程中注重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融合,追求思想与艺术的统一。

3. 力求课堂活动“听、唱、识、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 要求学生进行准确而轻柔的发声,培养他们正确的发声技巧。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 认真进行备课,做好前期和复习准备工作,为每一堂课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备课时应结合新课程标准,关注课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反馈。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学生的视听体验,尽量补充和延伸音乐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初二音乐教学计划 第2篇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学生们对初中音乐教学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知。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将着重于加深他们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并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学生们正处于变声期,我们需特别关注他们嗓音的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音色与音调的基本概念,理解音乐如何表现自然和生活的美丽;掌握“歌唱时的发声技巧”和“合唱时的协调与平衡”相关知识,并在歌唱练习中实际运用。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增强对西南民族音乐的兴趣,并愿意探索其丰富的音乐文化。

3、体验电声乐队与电子合成器的音效,学习有关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的基本知识。

4、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歌剧音乐的感受,培养对歌剧和舞剧音乐的兴趣,乐于学习与其相关的文化知识。

5、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感演唱各类歌曲。

6、掌握3—5首歌曲的背唱。

7、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优秀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了解国外优秀音乐作品,拓宽视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主要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音乐作品,让他们在审美体验中享受愉悦与启发;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提升他们的表现和创造能力;充分利用集体表演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协调能力;在教学中有机结合其他艺术形式,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使学生更深入理解音乐的意义与价值。

本学期教学任务与课时分配:

第16册共六个单元,每周一节音乐课。

第一单元《和谐环境》两课时;

第二单元《西南民情》两课时;

第三单元《电声魅力》三课时;

第四单元《歌剧天地》三课时;

第五单元《蝶舞》两课时;

第六单元《舞姿翩翩》三课时;

期末进行综合考核。

初二音乐教学计划 第3篇

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然而,这并不是我觉得自己进步的唯一方面。我认为,帮助学生在多个维度上取得进步,才是我教学的根本目的。我坚信,通过不断探索与努力,我能够让学生在各个领域均有所成长。

一、指导思想:

音乐教学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同时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学期我将“体验教学法”作为核心教学理念,特别在唱歌课上加大实践力度,力求为每位学生的演唱能力打下坚实根基。结合每学期的音乐考核要求,我也将强调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增加他们的兴趣和技能。

二、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将带领八年级(1-10)班的学生,他们大多来自南沿村完小和周边乡镇。经过初一年级的学习,孩子们对音乐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个体差异,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我需要加大对他们兴趣的培养力度,让他们愿意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特别是那些需要团体合作的项目。在教学中,我将努力保持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同时引导他们加强音乐思维,深入体验音乐的美感,提升他们的审美和创造能力,从而丰富他们的生活,享受更高层次的快乐。

教材分析

本册音乐教材选自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八年级上册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科书,共分为六个单元,并附有多种辅助资料。每个单元拥有独特的教学主题。例如:第一单元的奥运情怀歌曲《手拉手》,以及欣赏《奥林匹克号角》《我和你》《红旗飘飘》《奥林匹克风》,第二单元的《美丽的村庄》,第三单元的中国民歌集锦《阿里郎》,等等。每个单元的内容不仅丰富多样,而且还包括演唱、欣赏、实践与创作三个部分,教材最后还附有《音乐数据库》《音乐魔方》《音乐日记》等测试练习。这本教材的特色包括:

1. 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使学生容易理解。每个单元前都有简要的主题引导,配合生动的图片展示。

2. 注重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当代实际,内容多元化。据此,教材编排遵循“奠基——发展——实现”的思路,根据学生的发展逐步提高欣赏水平和教学要求。歌曲难度逐渐加大,风格多样,形式包括演唱、器乐演奏等。

3. 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注重参与实践。每个单元的实践与创作部分具有较大的扩展性,开放性题目旨在发展学生的能力,兼顾教学的深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中国各民族优秀的民间音乐,激发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2. 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他们能独立视唱简单乐谱。

3. 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能背唱每首欣赏曲目的主题片段,鼓励学生根据音乐内容填词,以增强记忆和兴趣。

2. 通过发声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3. 通过视唱练耳环节,提升学生的乐谱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在音乐教育中渗透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 启发学生的智慧,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四、方法与措施

1.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改进传统音乐教学方法,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2.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备课要规范、认真,注重课时的合理安排。

3. 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新教学手段,促进学生音乐文化视野的拓宽。

4. 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活动,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5. 加强校文艺队的训练,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的发展。

6. 精心设计教案,紧密围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充分准备教学工具。

7. 关注优生的培养,进行因材施教,实现“培优补差”的目标。

8. 注意课堂交流,鼓励引导和启发,提升教学效果。

9. 严格课堂常规,确保每节课的教学质量。

10.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五、周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周进度

8.15-8.21

欣赏《奥林匹克号角》《我和你》《红旗飘飘》

8.22-8.28

欣赏《奥林匹克风》,活动:运动场上

8.29-9.4

奥运歌曲《手拉手》

9.5-9.11

歌曲《美丽的村庄》

9.12-9.18

欣赏《在中国大地上》《丰收的锣鼓》《秋》

9.19-9.25

活动:爱在金秋,学吹口琴

9.26-10.2

歌曲《阿里郎》

10.3-10.9

欣赏《赶牲灵》《茉莉花》《拼命号子》

10.10-10.16

欣赏《阿玛嘞火》《玛依拉》《森吉德玛》

10.17-10.23

活动:乡音乡情

十一

10.24-10.30

期中考试

十二

10.31-11.6

交响乐欣赏《西洋乐器家族》《青少年管弦乐组合》《波莱罗》

十三

11.7-11.13

交响乐欣赏《E小调交响曲》《小巫师》

十四

11.14-11.20

活动:青苹果乐队

十五

11.21-11.27

戏曲欣赏《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迎来春色换人间》

十六

11.28-12.4

戏曲欣赏《树上鸟儿成双对》《谁说女子不如男》《报花名》

十七

12.5-12.11

戏曲小舞台

十八

12.12-12.18

歌曲《真心英雄》

十九

12.19-12.25

欣赏曲目《好大一棵树》《从头再来》《E小调第五交响曲》

二十

12.26-1.1

活动:我心飞翔,学吹口琴

二十一

1.2-1.8

期末考试

二十二

1.9-1.15

放寒假

《八年级上学期音乐课程教学方案【精选3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