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情感的交流与思维的启迪。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接触汉字的魅力,培养阅读的兴趣与表达的能力。这一阶段,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心灵成长的陪伴者。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我们期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探索语言的旅程中,体验到发现与创造的乐趣。
全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等几个部分。为了帮助学生识字和阅读,所有生字和课文均加注拼音。
1. “入学教育”分为三个板块:“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通过图画,帮助初入学的孩子了解我们的祖国是一个56个民族的大家庭,认识校园、了解学校常规、熟悉校园周边环境,并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从而在实践中逐步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习惯,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
2. 识字部分编排了两组共10篇识字课,每组课程都配有情境图。这种编排不仅能让学生在情境中集中识字,还能帮助他们认识事物,激发学习兴趣。
3. 汉语拼音部分,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要求学生能准确书写声母、韵母,并在四线格上正确、工整地抄写音节。总体上,拼音学习要求有所降低,不再要求默写声母。
4. 课文部分共安排14篇,分为4组,每篇课文包含图、文、生字表、练习、笔顺图、描红六部分。课文具有内容简洁、篇幅短小、题材丰富、插图美观、作业明确等特点:⑴ 入选的课文篇幅短小,题材多样,内容生动活泼,插图富有趣味;⑵ 每篇课文都附有全文注音,既帮助复习汉语拼音,也有助于识字,方便进行朗读和背诵训练,培养阅读能力;⑶ 课后练习包括朗读、背诵、复述以及汉字笔画学习和按笔顺描红等多元化内容,体现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
二、班级概况:
本班学生人数较少,品德尚未成熟,处于习惯形成的初级阶段。学生对学校纪律和规定的了解不足,集体主义观念尚未建立,对学习没有“勤奋、钻研、细心”的意识,学习目的也不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养成之中。
三、教学目标:
1. 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护学习用品。
2. 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准确读出声母、韵母、声调以及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拼读音节,书写声母、韵母及音节时无误。
(2)能够借助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纠正发音、学习说普通话。
3. 识字写字:
(1)对学习汉字产生兴趣,主动识字。
(2)认识常用汉字3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基本笔画,能够按照笔顺规则写字,字迹正确、工整、整洁。
(4)初步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4. 阅读:
(1)喜欢阅读,体验阅读的快乐。
(2)学习用普通话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利用书中的图画进行阅读。
(4)对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进行交流。
5. 口语交际:
(1)学会说普通话,逐渐养成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
(2)能够认真倾听他人讲话,力争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与他人进行交谈时,态度自然大方,礼貌周到。
(4)增强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口语交流,主动发表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重难点:
1.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深入理解新教材,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灵活运用教材,增强学习乐趣。
(1)运用多媒体,借助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关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
(3)拼音教学是本册的重点与难点,教学应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拼音,同时进行及时复习巩固,结合识字教学,真正发挥汉语拼音在识字和阅读中的作用。
(4)识字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思维能力,并鼓励自主和创造性学习,适时渗透识字知识和技巧,开展“识字大王”评比等活动。写字教学应明确指导,严格训练,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
(5)阅读教学要注重朗读的指导,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鼓励学生在读后分享看法,并通过各种途径积累语言。
(6)口语交际教学应重视情境创设,积极参与学生的交流,用自身语言引导学生的表达,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五、教学措施:
1. 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明确新教材的特点,聚焦教学重点和难点,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2. 在培养习惯和方法方面,特别强调正确写字姿势的培养,严格训练,确保统一要求,规范练习,语文课上认真练习,其他课程上也保持练习,要求家长配合、检查并评比,以促进长期坚持。
3. 在拼音教学中,要明确情境图、语境歌与字母学习之间的关系,加强音节教学,教授学生拼读成直呼音节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独立认读的能力。
4. 阅读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掌握理解的度,避免繁琐分析和空洞说教,突出“读”字,通过多读、精讲,注重朗读与背诵的指导,强化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积累。
5. 重视范读、范写及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
六、课堂改革理念:
1. 落实汉语拼音教学,确保学会教材规定的常用汉字,能按要求正确、整洁地书写规范汉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把握汉字的意义,熟练使用工具书。
2. 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知识的积累与情感的培养。要求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课文及精彩片段,学习浏览课文,欣赏文学作品,掌握信息收集及积累的技巧;完成课外阅读量,能在阅读中感悟、积累、运用相关知识,并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3. 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环境,提升口语水平。学习倾听、表达与交流,具备初步的辨别与鉴赏能力;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让对方明白意思;在口语交际中注重礼貌,使用普通话及文明用语。
4. 努力提高写作能力,注重习作基本功的训练。激发对写作的兴趣,能借助汉语拼音表达自己的想法,写熟悉的人和事,正确运用学过的词语及标点符号。
5.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提升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必要的语文素养。
七、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 9.99.11 我上学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
2 9.12—9.16 口耳目;日月水火;
3 9.19--9.23 对韵歌;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一;读书真快乐等;
4 9.269.30 汉语拼音:单韵母及部分声母;
5 10.1—10.7 十一假期
6 10.8—10.14 汉语拼音:后半部分声母和语文园地二;
7 10.17--10.21 汉语拼音:前鼻韵母;
8 10.24—10.28 汉语拼音:后鼻韵母及语文园地三;
9 10.31—11.4 秋天;小小的船;江南;
10 11.7—11.11 四季;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四;
11 11.14—11.18 画;大小多少;小书包;
12 11.21—11.25 日月明;升国旗;语文园地五;
13 11.28—12.2 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
14 12.5—12.9 雨点儿;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六;
15 12.12—12.16 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
16 12.19—12.23 语文园地七;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
17 12.26—12.30 小蜗牛;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八
18 1.21.6 总复习
19 1.9-1.15 综合复习
20 1.16-1.20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