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应重视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习惯。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精神,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中找到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个阶段,语言的积累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们应将重点放在生动的课堂活动与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上,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实现自我成长。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1篇
一、班级情况分析
(1) 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要求掌握的字词数量较多,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旧知识遗忘的情况。必须进行针对性的复习,特别是在字词的识记、认读和书写方面进行全面的巩固训练。
(2)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本学期的重点。在答题时,许多学生因为阅读不仔细或审题不严谨,导致答题错误率较高。需要通过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便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进行回答。
(3) 在习作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表达文章的内容,但仍有部分学生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存在困难,或者写作能力相对薄弱,缺乏具体细节的描述。
二、培优补差措施
针对学困生:致力于打牢基础知识,加强训练,确保课本内容的复习到位。
对中等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与课本内容,加大课外阅读的训练力度。
针对优等生: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增加学习难度,培养综合能力。
三、复习目标:
在完成本册教材的教学后,组织学生复习本学期的知识内容,查缺补漏。以字词的掌握为基础,重点进行段落的阅读训练,要求学生能写出语句流畅、条理清晰且富有情感的简短习作。
四、复习内容:
生字;词语;句子和标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课内阅读;习作。
五、复习具体安排:
1、完成每课生字和词语的听写。
2、重点课文段落及古诗的背诵。
3、每单元后的语文园地知识点进行巩固。
4、多音字的复习和练习。
5、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一词多义的正确运用。
6、句子练习:造句和标点使用的正确性。
7、指导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课外习作。
8、完成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试卷,以增强学生对考试的适应能力。
9、强化对学生书写规范的指导。
具体时间安排:
6.12-6.16 复习第一至第三单元;
6.19-6.23 复习第四至第五单元;
6.26-6.30 复习第六至第八单元;
6.22期末考试前进行模拟考试。
七、补充措施:
1、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监督孩子在家完成学习任务。
2、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重点讲解核心知识,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2篇
一、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主要探讨了:在面对不同问题时,我们常常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反应,因而产生各不相同的结果。通过几个生动的故事,这组课文帮助我们学习如何看待和思考问题。本组课文包括四篇,其中有三篇为精读作品:《矛盾的结合》、《科里亚的木匣》和《陶罐与铁罐》,以及一篇略读课文《狮子与鹿》。
本组课文旨在启发学生如何识别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在单元导读部分,通过学习《矛与盾的结合》中发明家勤于思考和实践的品质,学生能领悟到:善于集成他人优点的人才是真正的胜者;而在《科里亚的木匣》中,学生可以理解万物皆在变化的道理。《陶罐与铁罐》则让学生领悟到铁罐的傲慢与陶罐的谦逊,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应关注他人的优点,正视自己的不足。而略读的《狮子与鹿》则通过鹿的故事,进一步理解其对自己身体的独特之处的看法。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9个新字,书写41个字。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的30组词语,积累优美的表达。
2、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其内容。
3、理解课文传达的深刻道理,能够用实际例子说明理念,正确看待人与事。
三、教学重、难点:
1、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确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其哲理。
2、培养学生意识到周围一切都在不断变化,逐步养成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3、通过分析事件的过程与结果,领悟其中的重要寓意。
四、课时安排:
《矛与盾的结合》2课时
《科里亚的木匣》2课时
《陶罐与铁罐》2课时
《狮子与鹿》1课时
语文园地二口语交际1 + 习作2 + 其他1 = 4课时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通过阅读与想象,结合故事中的哲理与自己的实际体验。
2、课文语言活泼生动,适合进行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文章大意,体会故事的深意,在理解、朗读与背诵中积累语言材料。
3、本教材中的各个部分均能引发兴趣,教学时应促进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确保紧密结合。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3篇
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我深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责任。多年来,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不断反思与调整教学策略,以便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以下是我的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包括拼音、识字与阅读理解等方面。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锻炼他们的观察力与表达能力。
4、塑造学生良好的课堂纪律和学习习惯,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5、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思想和品德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
1、课文学习:结合教科书,着重理解和记忆重要词汇、句子和段落,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阅读训练:提供多样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语言表达:引导学生进行口头与书面表达的训练,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词汇拓展:通过词语的背诵与运用,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5、作文训练:组织多种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
1、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2、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语言,提升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4、分层教学:依据学生的不同学情,采取个性化与小组化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5、评价反馈:实施全过程的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学生管理与家校合作
1、建立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明确班级纪律与行为规范。
2、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参与家长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与学习进展。
3、配合学校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如阅读节与写作比赛,加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五、自我提升与教研交流
1、不断学习教育理论与相关法规,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2、参与教研活动与培训,与同事们分享经验以及教学资源。
3、定期反思与总结教学经验,持续改进与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的新课标教学计划。我将认真履行我的教师职责,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秉持热情与责任感,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4篇
作为一名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我深刻理解语文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角色。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识到科学而合理的教学计划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以下是我针对新课标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与重点:
1. 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分析与思考能力,使其能够深入理解并批判性地处理信息。
2. 培养写作能力:通过多样化的写作练习,激励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拓展词汇量:通过丰富的词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新词汇,提升他们的词汇使用能力,使其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具表达力。
4. 强化口语表达:通过课堂讨论、演讲与角色扮演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各种场合自如地交流。
二、具体实施方案:
1. 组织阅读训练:我将挑选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经典阅读材料,结合生动的课堂讲解,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安排写作训练:我将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写作主题和格式,包括作文、日记与诗歌,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3. 举办词汇拓展活动:在每堂课中,我将筛选合适的词汇进行深入讲解,通过制作词汇卡片、游戏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词汇记忆和运用能力。
4. 加强口语训练:我计划定期组织小组讨论和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让他们能更流利自信地表达看法。
三、评估与调整:
1. 定期评估学生学习成果:我将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定期检查学生在阅读、写作、词汇和口语方面的进步,并提供及时的反馈与建议。
2. 根据学生表现灵活调整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将调整教学策略与内容,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合适的环境中获得成长。
四、家校合作:
1. 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我将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共同探讨如何支持孩子语文学习的最佳方式。
2. 通过家庭作业巩固学习:合理布置家庭作业,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校内外学习的良性循环。
凭借以上的教学计划,我相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也会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与理念,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贡献我的力量。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5篇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主题进行编排,包含了《悠扬的自然》、《我爱这片森林》、《心中的小动物》三篇课文。编排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体验人与自然之间的美好联系,感受课文中生动的描写和情感。
2.本单元重点:
体会课文的生动描写,积累优美的语言。本单元三篇课文都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语言丰富且富有表现力。《悠扬的自然》描写了自然界的声音与景象。《我爱这片森林》展现了人们与森林之间的亲密关系及其美丽。《心中的小动物》讲述了一位小朋友与他的小动物间的温馨故事。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并积极积累喜欢的句子。
2.1. 悠扬的自然
本课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声音和景色,重点是探索自然带来的乐趣,感受那些优美的声音和景象,体会课文中传达的自然之美。
1.利用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朗读,感悟语言之美。
2.2. 我爱这片森林
本课通过叙述人与森林的亲密互动,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共存的美丽图景,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个人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理解关键词句传达的深刻意义。
1.分析关键字和重要句子,体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美好情感。
2.通过情感朗读,细致感受课文的生动性。
2.3. 心中的小动物
本课讲述了一位小朋友与他的小动物之间的温情故事,重点在于如何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鼓励学生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1.通过语言训练,深入感悟小朋友与小动物间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深情。
2.尝试清晰、有条理地复述故事情节。
二、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主题为《生活中的温馨瞬间》,交流身边的温暖行为或不文明行为,重点在于简洁明了地表达个人观点。
1.通过图片素材了解生活中的温馨事例。
2.分组讨论,分享感受并总结意见。
三、习作
本次习作主题为《我心中的小秘密》,写出你珍藏的小秘密或想法,重点在于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心中小秘密的内容,并记录下来。
四、语文园地
本次园地主要内容为交流摘抄的技巧和意义,学习“得”字句的使用,规范书写带有撇捺的汉字,积累古诗《静夜思》。重点在于掌握摘抄的方法,丰富词汇和古诗的了解。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索来学习摘抄,提升语言积累。
2.借助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6篇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进行广泛阅读,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倡导通过阅读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第三学段(3-4年级)“鼓励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增加课外阅读的字数,交流分享阅读体会”的要求,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促进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特制定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活动计划。
二、教学目标
核心目标“让语文学习融入生活,让阅读成为日常习惯。”
1.通过阅读优质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2.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课外阅读的参与度。
3.培养良好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与赏析能力。
4.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科学的价值观,促进全面成长。
三、时间安排:
1.语文阅读指导时间:每周一的阅读课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
2.课前自主阅读时间:每天早到学校,自由选择阅读书籍。
3.周末阅读时间:建议学生在家阅读至少2小时。
4.每天晚上:安排20-30分钟进行阅读。
5.课间和零碎时间也可利用进行阅读。
6.假期集中阅读活动:假期期间,组织专门的阅读活动。
四、活动措施:
1.每位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设定切合实际的目标。
2.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需求,推荐适合的阅读书目。本学期推荐书目包括:《彼得·潘》《绿野仙踪》《我的父亲母亲》《小王子》《鲁滨逊漂流记》《蚂蚁和大象》。
3.每周推荐阅读:每周有一位同学选择并分享一篇优秀文章,利用课堂时间向全班同学朗读。
4.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例如:朗读比赛,学生轮流朗读,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教师给予总结评价;读书笔记的展示,评选“阅读之星”,并在班级展示栏公示。
5.组建语文兴趣小组:由班长或学习委员牵头,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集体讨论阅读材料。
6.学期末举办读书交流会,分享学习体会与收获,促进相互学习与提高。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7篇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与提升的事业。为了更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我制定了以下个人教学计划,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1、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如识字与写字、基本的语法知识和文化常识等。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励学生多读书,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3、通过情境创设和语法讲解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多写作文,确保写作的规范性和表述的准确性。
4、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听力训练和口语交流活动,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选取
1、多媒体教学:结合现代多媒体工具,运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丰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语文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2、互动式教学: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合作精神。
3、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基础,实施有针对性的分层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各自的起点上获得进步。
4、教育游戏:适时使用教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
1、课堂讲授:结合教材,重点讲解相关的重难点知识,着重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2、阅读与写作: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朗读和背诵,开展课外阅读,鼓励他们写日记和读书笔记,以培养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
3、口语表达:利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并提供相关的课外活动,如组织英语角等。
4、评价与反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四、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关怀与指导。
2、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他们参与各类学科兴趣班,发展特长。
3、通过家校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及时协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五、个人进修与提高
1、参加各类教育研究活动和研讨会,不断学习当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以保持个人的专业素养。
2、阅读与教育相关的书籍和期刊,拓宽视野,提升教学水平。
3、主动与同事交流合作,分享教学经验与心得。
通过这份教学计划,我将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有效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贡献我的力量。希望能与家长、同事们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进步。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8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的学生总数为50名,包括男生22名,女生28名。本班学生普遍学习积极,具备较强的求知欲。在课堂上,他们能够专心听讲,并养成了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语文素养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虽然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努力进步,但仍有少数学生未能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在课程准备上不够自觉,作业的完成情况也欠缺积极性,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后阅读时间较少,课外知识积累不足。在本学期中,我们需要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促使他们与其他同学一起享受学习的乐趣,共同提升。
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是:打造一支积极向上、能力出众的班干部团队,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明确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传递正能量,逐步形成守纪律、勤奋进取的班级风气。
二、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编写的,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这一册的教科书在改革上有了更大的力度,从文本选择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内容呈现,均有诸多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含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结构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分别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含生字表(一)和生字表(二),分别列出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以及词语表。全册教材涵盖八个主题,依次为: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保护环境,如何看待事物、思考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珍贵的亲情与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与友好;神话故事与传说。每个主题人文内涵丰富,紧扣儿童生活,具备时代特征,蕴含教育价值。
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200个字,书写300个字。本册教材的特点包括:
1、围绕主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主题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贴近儿童生活。
4、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整合与创新。
6、完善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
四、本学期工作的主要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主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9篇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我们迎来了三年级上册语文的学习。在这个学期,我将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快速融入语文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以下是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持续加强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转变教育观念,以科研驱动教育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新教材的有效实施,提倡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三年级(2)班共有63名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在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上都有所提高。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在书写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为了更好地提升整体水平,本学期将重点关注后进生的转化与先进生的进一步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和活跃的学习体系,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四、本学期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
1、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鼓励他们把观察到的和思考的内容记录下来,积极运用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汇。
2、复习和巩固汉语拼音,帮助学生借助拼音进行识字和纠音。
3、逐步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理解主要内容,主动与他人交流,讲述简单的故事及个人经历,态度自然且礼貌。
4、掌握音序查字法的使用,学习部首查字法,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使用普通话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指定以及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
6、能够阅读适合的课外读物,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想,养成爱护书籍的良好习惯。
7、认识课文中常用的标点符号,并在阅读中理解词句的含义,主动积累词汇。
五、教学措施:
1、强化教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挖掘生活中的学习资源,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体验。
2、加强教学理论和业务的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与授课能力。
3、注重直观教学,运用各类教具和学习工具,增强学生的操作和观察能力,调动多感官参与学习。
4、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书写规范和专心看书的习惯,同时关注学习态度的塑造。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较为繁重,鉴于上学期三年级的语文成绩未达预期,尽管个别学生表现优秀,但大多数学生的成绩仍需提升。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在本学期实现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10篇
一、全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强调综合性,突出教学的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实际运用,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旨在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精心选编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本册共计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占24篇,略读课文8篇,还有选读课文8篇。
2、本册要求学生认识305个汉字,能够书写300个汉字。
3、在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鼓励深入思考。
4、学生需掌握字典和词典的使用技巧,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并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规范的楷体字。
5、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学习如何结合上下文,借助工具书,并通过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义,初步感知课文中关键词语表达情感的作用。
7、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进行复述练习。
9、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与社会,通过口头和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悟。
10、开始进行习作训练,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见闻、感受和想法。
二、教学措施和方法
1、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和思考,逐步培养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思考的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鼓励学生积极使用工具书和资料库,培养独立阅读与思考的意识,尽量自主解决问题。
3、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法上提倡这种学习方式。
4、结合学生的阅读与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以增强读写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运用语文中的表达技巧和写作方法。
5、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的直观感受。
6、在口语交际方面,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口语表达的要求。
7、在习作指导上,做到系统性与条理性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评价工作安排
本学期的评价主要分为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两部分。教师评价将从品德修养、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成绩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级(ABC等级)评价。
四、教学进度及每单元教学目标:
第1周: 1——2课 第2周: 3——语文园地一
第3周: 5——6课 第4周: 7——语文园地二
第5周: 9——10课 第6周: 机动
第7周: 11——语文园地三 第8周: 13——14课
第9周: 15——16课 第10周: 语文园地四——17
第11周: 18——19课 第12周: 20——21课
第13周: 22——23课 第14周: 24——25课
第15周: 26——27课 第16周: 28——29课
第17周: 30——31课 第18周: 32——语文园地八
第19周: 期末复习与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