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英语教学总结强调教师需积极参与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转变教学方式。教师需注重课前准备,明确教学目标,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果。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课前热身、关注学生情感、多媒体教学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动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习过程变得愉悦且富有吸引力。合理安排课后任务,确保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以促进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提升。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显著提高,推动了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
新课改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1篇
一、积极参与各类培训,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积极参与市区的教研活动。
我们需要研究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教学大纲,利用假期充分备课,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
三、转变教学方式。
1、重视课前准备。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备教材,还需备学生,以便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在进行新课之前,要明确教学目标,分析学生在达到该目标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每节课开头进行知识复习和口语训练,这种做法丰富了教学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方法变得灵活多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式。
(1)坚持进行课前热身活动。
(2)课堂上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5)设计大型作业。
(6)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以上是我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采取的一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学生的听力、口语交流和写作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优秀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新课改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2篇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采用了人教版的英语教材。这一版本的英语教学突出任务型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更新教学理念,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并开展以学生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才能真正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更新教学理念。
传统外语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通常需要讲解大部分时间,学生则通过做练习来巩固知识。这种方法重视知识的系统传授,但往往忽视了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训练,导致学生出现“英语聋哑症”或“高分低能症”。另一种教学理念将语言看作一项技能,强调大量重复的练习,这也使得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感到厌倦。现代的英语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 培养自主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他提倡发现学习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素材重组中自主发现知识和原理。教师在课堂中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例如,在Module2 Unit3 Computers这一单元的Warming up环节,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查阅书籍或网络了解电脑,并运用“I think that... In my opinion... I believe that...”等句型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 直观教学与愉悦学习,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与交际能力。
根据心理学理论,兴趣是学习的核心动力。学生的兴趣常与积极的情绪相伴,能够激发求知欲并提高注意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我。缺乏兴趣的教学,则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甚至产生厌倦。现代英语教学中,多利用直观教具、游戏和全身参与的活动,使学生对语言产生兴趣。例如,在教授关于食物的词汇时,运用实物和图片的直观教学,能够使学生印象深刻,活跃课堂氛围。又如在Healthy life单元中涉及到的“Cigarette smoking, drinking alcohol, drug taking”等词汇,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 合理安排课后任务。
新课标英语的课后任务设计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要求既不简单重复课堂内容,又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教材中采用可行的方法与形式,以有序、有计划、有目的的方式安排课后任务。例如,配合每个单元的Listening, Taking, U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检查学生对内容的掌握,并通过Reading task, listening task, speaking task等系列任务提升学生的相应能力。
新课标英语教学依然在探索与实践中,我们需要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以赢得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