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学中,我积极践行新的教育理念,提升课堂效果,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增强学习兴趣。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竞争机制和“小老师”制度提高课堂参与度。为激发写作兴趣,我重点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并组织课外阅读,班级写作能力显著提高。我关注学习差异,通过互助小组促进优生带动后进生,实现共同发展。参与教研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虽然教学中存在不良习惯引导不足、写作能力差异明显等问题,但我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多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一、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践行新的教育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和锻炼能力的重要场所。在本学期,我注重在这方面的实践。为确保每节课都能精彩纷呈,我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同时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我秉持现代教育理念,营造轻松而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形成生动的讨论场景。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关联,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自主获取知识,从而提升能力。我也注重关注学习相对薄弱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与机会,让他们也能取得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目前,全班学生对语文课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二、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利用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年级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针对班级学生竞争意识强的特点,我实施了竞争机制,每位学生发一本记录本,由值日生进行每日记录,每周评选出表现优异者,并给予星星作为奖励。一个月后,我还将评选出语文学习积极分子,以此促使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安排一位“小老师”带领大家朗读,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又提高了朗读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组织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二)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热爱,提高写作能力。三年级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起步阶段。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选题入手,以童话和想象类文章为主,符合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强调积累和丰富词汇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充分利用课前时间,通过故事分享、优秀作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记录好词好句。每天轮流安排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摘录,其他学生跟读记忆。我还经常组织他们到图书馆进行阅读。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班级学生的词汇量有了明显增加,写作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许多学生在学校的作文比赛中获得了奖项。
(三)加强写字指导,提升学生的写字能力。写字教学在三年级往往被忽视,而本学期我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给予了更多关注。在课堂上,我时刻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利用课间时间进行写字指导,并在课外严格要求他们认真书写。在学校举办的三年级铅笔字比赛中,我班学生获得了一等奖。
三、注重培优辅差的工作,促进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
针对班级学生的差异性,为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提升,我重点关注优生与后进生,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级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形式,让优生带动后进生。课外积极进行辅导,在课堂中创造机会,鼓励后进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提高。
四、积极参与学校及市内的各类教科研活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本学期我积极参与各类教研活动。5月份,我到乐城镇一小听了几节课,还在乐清市剧院聆听了数位特级教师的讲课,收获颇丰。我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多项教研活动,听课总计超过40节。我自己也执教了一节阅读教学的研究课《刘胡兰》,并认真撰写了教学反思。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还经常阅读一些教学书籍并作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收集最新的教学信息,以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全力以赴,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借鉴他人的优点,持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使每节课都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效提升语文素养。
然而,由于我的能力有限,教学经验尚浅,本学期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个别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仍需进一步引导与纠正。有些学生在习惯方面存在问题——写字习惯较差,书写姿势不正确,无法自觉完成家庭作业,个别学生字迹潦草,作业未及时上交,遇到困难缺乏坚持的意志,未能主动克服。
2、写作能力水平差异显著。虽然班级学生写作兴趣浓厚,但优生与差生的差异较大,导致整体写作水平发展不均衡,今后需要加以改进。
3、课堂中开放、民主的教学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
4、教学成果相对较少,学生获奖情况不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鼓励学生多动笔,多投稿,争取获得更多的作品奖项或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