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总结报告

283天前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工作,将其视为发展重要任务,纳入中长期发展战略中。校领导参与科研实践,承担课题研究,定期召开会议,提升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学校优先保障科研资金,涵盖课题研究的各项支出,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资源。健全科研管理制度,明确考核标准,确保科研工作有序进行。成立专门组织负责科研的决策与管理,确保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强调选择与实际教学密切相关的课题,确保研究计划切实可行,以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小学教学科研工作总结

一、高度重视、确保投入。

1、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我校领导深刻认识到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性,具备前瞻性的科研思维,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研氛围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扎实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工作,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始终将教育科研工作视为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它纳入到中长期发展战略及每学年的具体工作计划中。

学校领导不仅在思想上重视科研工作,还亲自参与到科研实践中,承担相关课题研究,努力成为科研工作的内行。我校承担的国家级和省级课题,校长往往是课题组组长,参与每个环节,从立项到实施,再到结题,始终关心并调控全局。他们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组织开题论证,鼓励课题组成员参与科研报告的学习与考察,同时给予每位教师科研津贴,并出台职务晋升和评比的相关优惠政策。这一系列措施不断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升了其科研能力。每位中层领导均主动申报科研课题,设计并实施科研方案,参与各项科研活动,确保科研任务的完成,领导的示范作用使学校的科研氛围愈发浓厚。

2、优先科研投入

科研投入是促进教育科研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学校优先保障教育科研所需的资金,确保各项经费支持科研活动的开展。课题研究期间的各种支出,如打印费、资料费、培训费、差旅费和接待费均由学校负责,教师个人均可享受相关经费报销。为每位教师配备电脑,教室内安装多媒体设备,方便进行线上互动。学校在要求教师自行订阅专业刊物的基础上,每年为每位教师订阅一份教育理论类期刊,以便于专业交流。学校为五个主要教研组和科研骨干订阅《教育月刊》、《教学研究》等多种教育专业期刊,落实科研津贴和奖励制度:合格教师每年获得160元,优秀教师获得200元,参与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评选的论文和发表的成果也可获得60至280元不等的奖励,教师个人承担的市级或以上课题研究通过鉴定及获奖则可获得200至900元的奖励。

二、落实制度、规范管理。

1、健全科研制度

重视效益,管理确保质量。教育科研的开展需依赖科学的管理制度,设立合理、可执行的规章制度,以确保科研工作沿着既定方向顺利开展。为此,我们重点建立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

制定《教科研工作管理条例》,使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组织职责、成果考核和奖惩制度明确化。

制定《教师科研成果考核办法》,具体阐述教师科研工作的考核标准及各类论文获奖或发表的奖励机制,为科研工作提供动力。

为了突出科研的重点,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科研成果,学校注重从课题的长远性、实用性及前瞻性选定研究主题,制订了学校教育科研的中长期规划,使科研目标明确且连续协调。

每学期制定详细的教科研工作计划,并具体落实实施各项任务,保证科研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2、规范的科研管理

管理规范是确保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仅有制度而未落实,规章就形同虚设。为此,我们在实施科研管理条例和考核细则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确保课题申报、论证、立项、指导、结题及成果推广等工作有序进行。

按时完成上级科研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

能有效运用东阳市和金华市的科研课题网络管理系统。

建立完整的科研档案,涵盖各课题研究方案、参考资料、组织与效果总结、论文、教学案例和阶段性报告等,累积档案总量达万字。

3、健全的管理机构

组织完善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础。为确保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行,我校成立了多个相关组织:

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和总务主任担任副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负责科学决策、组织和指导科研工作。

教育科研办公室(教科室),设有兼职教科室主任和教科员,具体负责科研的组织与管理。

子课题组,组长由成员推荐并报备学校,负责对应子课题的组织与管理。

教科组,由教研组长兼任,负责各科目的子课题研究、检查和考核工作。

三、全面落实,扎实研究。

1、贴近实际,优先选题。

开展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实践。我们强调围绕实际教学中面临的问题选择课题,确保研究计划切实可行,以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工作。

《小学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总结报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