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污水管道施工面临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沟槽坍塌和机械事故。必须强化安全教育和风险防范。确保施工便道畅通,定期检查运输车辆,确保其安全。吊装时需检查设备,参与人员佩戴安全装备,并由专人指挥。遇到异常地质时,及时报告并监测沟槽稳定性以防坍塌。需确认是否有其他管线,设置防护措施,尤其在村庄附近施工时要安装警示设施。夜间施工需加强照明和管理,确保用电安全,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施工材料应整齐堆放,保持通道畅通,同时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维护施工区域环境。确保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使用合规设备,并在操作中始终遵循安全规范。
针对市政工程污水管道施工的特点,通过安全风险评估,发现沟槽坍塌及机械事故等问题较为常见,因此需要重点防范。为此,在加强全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提出以下措施:
1、确保施工便道畅通无阻,及时进行养护。运输原材料的车辆需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行驶及刹车系统的安全可靠。
2、在管道卸货和铺设过程中,必须对吊装设备进行细致检查,尤其是钢丝绳等部件,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参与吊装的人员需佩戴安全帽和手套,并由专人指挥,指挥过程中应使用口令、旗示或手势,确保“令示”规范且事先与吊重人员进行沟通。在吊装过程中,配合人员要注意避开被吊物,移动时警惕障碍物。
3、若在沟槽开挖过程中遇到异常地质或特殊物体,需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记录,待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施工。在开挖沟槽时,需时刻关注槽壁的稳定性,指定专人监测并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以防止坍塌造成人员伤害,任何工作人员不得在沟槽内休息或坐卧。
4、在管道铺设前,需提前确认是否存在其他管线,如有,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搬迁或加固,以免影响施工。
5、在沟槽两侧需设置必要的防护措施,特别是在村庄附近施工时,要安装路障和警示牌,夜间需增加红色警示灯。
6、沟槽所用的支撑、挡土板等必须牢靠,随着施工深度的增加,及时加强支护;开挖出的土方要按照规定堆放,不得随意。
7、由于安全因素,夜间一般不安排施工,若必须施工,需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特别是在边坡和转弯处要加大照明强度,进入施工便道的车辆应减速行驶。
8、本工程污水管道施工的用电主要采用箱变,同时备用75kw和120kw的发电机。加强用电管理,确保各类电气设备使用规范,定期检查电箱和电源线,发现损坏和安全隐患要及时更换。
9、针对可能的触电事故,采取以下措施:
(1)为防止触电,现场接线需严格按照“三相五线制”进行,所有临时设施如板房、焊机房及配电设备等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电缆不得束缚于金属物体。所有手持电动工具和可移动电动工具需安装高灵敏度漏电保护器,并在使用前进行试转,合格后方可使用;禁止非电工人员擅自接电,维修电气设备时务必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的警示牌。
(2)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设有漏电保护器,使用前需测试合格后再使用。
(3)管道系统试压时,应设定警戒线并悬挂明显警告标志,非相关人员严禁进入。
10、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遵守施工规范,禁止违章作业。11、施工时管材和机械设备的堆放要遵循施工平面图的要求。12、施工中进场的材料要按规定整齐堆放,不影响施工,同时应采取相应的保管措施,防止丢失或损坏。
13、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能自觉维护公共建筑及周边环境,安排专人负责清理施工现场及周边区域,保持道路清洁。
14、夜间施工需加强管理措施,以防扰民,尽量避免在夜间使用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进行沟槽开挖。
15、进行沟槽作业时,施工人员需佩戴安全帽,上下沟槽时应使用稳定的立梯,严禁通过撑木或乘坐吊运机械上下沟槽,必须走便桥而不是跨越沟槽。
16、沟槽一侧或两侧堆放的土方应距沟边1米外,且高度不得超过1.5米,土方顶部须向外侧做流水坡度,同时需保持现场通道的畅通,以方便施工和确保安全。
17、对电夯、振动棒、平板振动机等手持电动工具需装设漏电保护器,操作人员须接受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操作时应佩戴绝缘手套,禁止非电工人员从事电气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