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的制定犹如一份精密的蓝图,关乎着工程的顺利推进与安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方案范本不仅是一个规范化的模板,更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通过深入探讨各类施工方案的结构和内容,我们可以发现,科学合理的方案能够有效规避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为施工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引。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技巧,是每位工程师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其地基单位面积的荷载较大,必须对地基土进行必要的处理,比如打桩或建立人工基底,或者加设较深的地下室。这些施工活动中,可能会因地下土体的变化而引起安全隐患,影响到工地周边环境。例如,打桩时可能导致煤气管道泄漏,给附近居民带来安全风险;挖土作业也可能引发城市水管破裂,进而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方案对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一、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特点
1、高层建筑基础开挖深度大。高层建筑的基坑深度通常较深,因此在施工时,坑边物体掉落、作业人员跌入基坑造成的伤亡事件时有发生,这也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周围环境及作业人员的安全。
2、高层建筑作业高度高。许多作业是在距离地面50米以上的高空进行,这种高度的作业与低层建筑有本质的区别。例如,从高处掉落的小物件可能就会对路过的行人造成伤害,甚至导致致命事故的发生。高空作业中的不注意,比如模板被风吹倒,也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安全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3、高层建筑施工交叉作业频繁。由于层数较多,在同一空间内不同层次的施工交叉作业极易导致事故发生,比如高层施工人员在作业时,不慎与正在升降的设备发生冲突。必须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二、安全平网的设置
1、安全网的配置位置。一般在第二层顶标高处开始设置,后续每隔两层(即在二、四、六层顶)进行设置。
2、平网的安装与使用。
(1)安装前需对网、支杆及锚固点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安装。
(2)在二层、四层、六层浇筑混凝土时,需在最外侧一圈预埋ф6圆钢,确保其与纵筋绑扎牢固,预埋间距不超过3m。
(3)支杆应在墙体或楼层上稳定支撑,其间距不可大于4m,支杆与地面夹角应保持在45度,底端需与水平撑杆连接。
(4)平网在整个施工周期内需保持不拆除状态,网片应稍有松弛,初始下垂点与下部杆件的距离不得低于1.5m。
(5)系结点应均匀分布,间距不大于75cm,确保绳索位置牢固且便于拆卸。
(6)水平网设置应外高内低(外侧高出0.6m~0.8m),伸出建筑物宽度至少2.5~3m。
(7)为确保安全网的有效性,安装前应进行实地测试,检查其对模拟人形砂包的承受能力,确保不发生断裂、接触等问题。
(8)网与网之间需紧密搭接,不得留有间隙,转角处、阳台口及其它突出部位需整体连接,不得有漏洞。
三、防护栏杆的设置
1、在第二、四、六层施工完成后,需在该层临边设置防护栏杆,要求栏杆横杆为两道,并与水平安全网连接。
2、上栏杆的高度设为1.1m,下栏杆为600mm,上下栏杆与框架柱必须牢固连接。
3、楼梯临边防护应在模板拆除完毕后及时进行设置,防护高度需为1.2米。
四、立网的设置
当施工到达第八层和第九层时,应设置立网进行防护,且立杆高度不低于3.7米,施工完毕后应将立网拆除,改为护栏防护。
五、安全通道的设置
在九层框架楼梯入口雨棚边缘距离楼层作业面边缘最小为4.7米,因此不需设独立安全通道。
六、安全网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1、安全网在使用期间需每周进行一次外观检查,保持清洁。
2、受到较大冲击时应及时检查或更换,确保其继续有效使用。
3、清理安全网时,进入前需确认安全网及支杆的牢固性,且清理时要遵循安全操作规范,避免不必要的事故。
七、注意事项
1、严禁使用有裂纹或弯曲的钢管。
2、设定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搭设和拆卸过程符合标准。
3、各工种人员应注意自身及他人安全,禁止随意抛掷物品。
八、验收
各施工队应严格依照上述要求进行施工,在完成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切勿未经验收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