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不仅是应对贫困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合理规划和资源配置,光伏扶贫为贫困地区带来了清洁能源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红利。我们发现,成功的实施方案必须结合地方实际,充分挖掘集体经济潜力,才能真正推动贫困户的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
光伏扶贫实施方案 篇1
各省(区、市)、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各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分行,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扶贫开发的相关政策,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要求,决定在全国适宜光伏建设的贫困地区实施光伏扶贫项目。
一、充分认识光伏扶贫的重要性
光伏发电不仅清洁环保,技术成熟,且收益稳定,适合发展家庭和村级小型电站,而较大规模的集中式电站亦可建设,并结合农业、林业等多个领域进行多元应用。在光照资源充沛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开展光伏扶贫,既顺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目标,又符合国家清洁低碳能源的发展方向;这不仅扩展了光伏发电的市场,还能有效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各地应将光伏扶贫作为资产收益扶贫的关键方式,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助力脱贫攻坚战。
二、工作目标及原则
(一)工作目标
在20xx年之前,聚焦前期试点的、光照条件优越的16个省的471个县,围绕约3.5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以整村推进的方式,确保200万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包括残疾人)每年实现3000元以上的收入增长。其他光照良好的贫困地区亦可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灵活调整实施方案。
(二)基本原则
精准扶贫、有效脱贫。光伏扶贫项目必须与贫困人口精准匹配,依照贫困人口的数量和分布来决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布局,确保贫困户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因地制宜、整体推进。光伏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手段之一,各地应依据贫困人口的分布及光伏建设条件选择适合的扶贫模式,以县为单位统筹规划,分阶段实施整村推进。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通过整合扶贫资金、预算内投资、政府贴息等政策性资金提供支持。鼓励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通过捐赠或投资等方式参与光伏扶贫项目的建设。
公平公正、群众参与。以县为单位,制定统一规范的光伏扶贫范围纳入条件和遴选程序,建立收益分配和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收益分配的公开透明和公正合理。
技术先进、长期有效。光伏扶贫工程的关键设备必须达到先进技术标准,且质量保障,项目的建设和维护单位需具备相应的资质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稳定的长期运行。
三、重点任务
(一)认真识别扶贫对象
地方扶贫部门需依据国务院扶贫办设定的光伏扶贫范围,以县为单位详细调查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包括贫困人口数量、分布及贫困程度,确定纳入光伏扶贫的贫困村和贫困户数量,并建立名册。省级扶贫管理部门应搭建光伏扶贫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以此为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明确目标受益者和分配收益的重要依据。
(二)灵活选择光伏扶贫模式
依据扶贫对象数量、分布及光伏发电建设条件,确保扶贫对象每年能获得稳定收益的前提下,灵活选择光伏扶贫建设模式。在中东部土地资源紧缺的地区,可以优先考虑村级光伏电站(含户用);而西部和中部土地资源充裕的地区则可建设适度规模的集中式光伏电站。村级光伏电站(含户用)每位扶贫对象的项目规模标准为5千瓦左右;集中式光伏电站为25千瓦左右。
(三)统筹项目建设资金
地方政府可整合产业扶贫和其他相关的涉农资金,统一解决光伏扶贫工程建设的资金问题,政府筹措的资金可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对于村级光伏电站,贷款部分可由省扶贫资金进行贴息,贴息年限和额度由各地自行安排。集中式电站方面,地方政府应指定投融资主体与商业化投资企业共同筹措资金,主要资金来源则由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提供优惠贷款。鼓励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光伏扶贫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管理。
(四)建立健全项目运营管理体系
地方政府应依法指定光伏扶贫电站的运营维护及技术服务企业(简称运维企业)。鼓励通过特许经营等合作方式,依法依规、竞争择优选定资金实力雄厚及具备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企业,负责光伏电站的运营与管理。对于村级光伏电站(含户用),可由县级政府统一选择运维企业,鼓励通过招标或其他竞争性选择方式进行公开选定。县级政府应委托运维企业对全县范围内的村级光伏电站进行统一管理。运维企业从村级光伏电站的收益中提取管理与技术服务费用,具体应依据法律法规和特许经营协议的相关规定。集中式光伏电站的运营管理则由与地方政府指定投融资主体合作的商业化投资企业承接,鼓励商业化投资企业为县域内的村级光伏电站(含户用)提供技术服务。
(五)加强配套电网建设与运行服务
电网企业应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的力度,为光伏扶贫项目的接网与并网运行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优先将村级光伏扶贫项目的接网工程纳入电网改造计划。对于集中式光伏电站的接网工程,电网企业应提供绿色通道办理,确保配套电网工程和项目同时投入运行。电网企业应积极配合光伏扶贫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各类基础资料并负责光伏扶贫接网方案的设计工作。不论是村级光伏电站(含户用),还是集中式光伏电站,电网企业均应负责接网及配套电网的建设投资。电网企业需制定合理的光伏扶贫项目并网运行及电力消纳方案,确保项目优先上网,电量得到全额收购。
(六)建立收益分配管理制度
各贫困县和市(县)政府应建立光伏扶贫收入分配管理办法,确保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原则上确保每位扶贫对象每年获得3000元以上的收入。由政府资金支持建设的村级光伏电站的资产应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将决定项目收益的分配方式,主要收益应直接分配给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少部分可作为村集体的公益性扶贫资金;而对于在贫困户屋顶及院落安装的户用光伏系统,其产权归贫困户,所有收益均归贫困户所有。由地方政府指定的投融资主体与商业投资企业共同建设的光伏扶贫电站,其资产由投融资主体与投资企业共同拥有,收益按股份比例分配。投融资主体需将所持股份折股量化给扶贫对象,代表扶贫对象参与项目的投资与经营,定期(如每月或每季)向扶贫对象分配收益,确保参与扶贫的商业投资企业能够为扶贫对象创造稳定收益。
(七)加强技术与质量的监督管理
建立光伏扶贫工程的技术规范和关键设备标准。光伏扶贫项目应采购技术先进且通过国家认可检测的产品,鼓励采购达到行业领先技术标准的产品。系统集成商需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与工程经验,而设计与施工的单位及人员应拥有相应的资质和经验。光伏扶贫项目的发电技术指标及安全防护措施应符合电网接入的相关技术要求,并接受电网的远程监测和调度。县级政府需建立一个包含资质管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运行维护和信息管理等内容的投资管理体系,确保光伏扶贫工程的建设与运行信息得以有效管理。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应建设全国光伏扶贫信息管理平台,对所有光伏扶贫项目的建设与运行进行监督管理。
光伏扶贫实施方案 篇2
一、光伏扶贫项目实施的重要性
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成熟、收益稳定,适合在农户和村级小电站建设,也适合大规模集中式电站。可以与农业、林业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光伏+合作。在光照资源充足的地区开展光伏扶贫,既符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又与国家的清洁、低碳能源发展方向相一致。这对于扩大光伏发电市场和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二、光伏扶贫项目的目标
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发改能源[20xx]621号),在20xx年之前,重点在光照条件好的16个省的471个县,实施整村推进的方式,确保200万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包括残疾人)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其他光照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也应因地制宜推进光伏扶贫工作。
三、光伏扶贫的政策支持
补贴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光伏电站的标杆上网电价,并对自发自用的余电上网给予每度电0.42元(含税)的补贴。
贷款政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推出了光伏扶贫贷款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借款人拥有相应的权益性资本,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和构成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项目所在地市(县)政府需按照官方要求制定光伏扶贫收入分配管理办法。贷款期限根据借款人偿债能力和项目投资回收期等确定,最长可达20xx年,通常设有1年宽限期,最长可到2年。
四、光伏扶贫的优势
1. 电站收益期至少20xx年,确保扶贫效果持久,不会返贫;
2. 节能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研究,安装1平米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效果相当于植树造林100平米,是解决雾霾和酸雨等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3. 有效解决了当地空壳村问题,从过去的输血式扶贫转变为如今的造血式扶贫模式;
4. 实现点对点、精准脱贫,可以根据每户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也可以按村镇、县区进行整体推进;
5. 拉动当地就业,提升地方GDP,达到利国利民的目标。
五、光伏扶贫项目资金来源建议
国家专项光伏扶贫资金
财政部专项扶贫发展资金
地方专项扶贫资金
专项扶贫贷款
投融资主体或商业化企业
六、项目报价
针对全市(县)统一招标的光伏扶贫电站,每户建设不低于3kw,每次招标不少于100户贫困户:
七、项目建设模式
PPP模式:政府+银行+扶贫户+企业(由政府指定的投融资主体或商业化企业)资金来源为:银行50%(由政府担保,银行提供贷款)+企业50%
例如:某贫困村有300户贫困户,每户5kw,项目造价为每瓦8元,总投资1200万。由政府担保,银行出资600万,企业出资600万。政府用未来5年的扶贫专项资金偿还银行贷款,资金较充裕的农户也可以选择入股获得收益。
收益分析
每户5kw预计年发电收益至少6000元,选择入股的贫困户可获得3000元收益,未入股的贫困户可获得1200元(发电收益的20%),企业分得3000元,剩余部分作为村级财政收入(按贫困户数量分配)。银行贷款的投资份额(600万)可根据地方政府的资金筹措计划进行调整,以减少银行贷款额。
PPP模式:政府+扶贫户+企业(由政府指定的投融资主体或商业化企业),资金来源:政府50%+企业50%
例如:某贫困村有300户贫困户,每户5kw,项目总成本为1200万,政府出资600万,企业出资600万。
收益分析
项目资产归地方政府和商业化企业共有,收益按股比分成,商业化企业每年向关联贫困户支付2400元扶贫款(政府资金年化收益率12%)。如政府出资部分(600万)短期内资金不足,可适当向银行贷款。
八、某光伏扶贫模式的优势
优势一:所用电池组件采用优质电池片和先进制作工艺,组件转换效率高于行业标准,并提供多年的质量保证,确保客户在电站上的收益;
优势二:并网发电系统享受独特的售后服务政策,数字化运维监控方便政府统计和分析光伏扶贫的整体进展与项目收益,并能实时监控贫困户的脱贫情况;
优势三:公司运维经验丰富,并已成立多年,实力雄厚,能够满足电站的长期运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