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节能减排实施方案不仅是地税局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细致的政策分析与实地调研,我们意识到,节能减排工作并非一纸空文,而是需要全局思维与部门协作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效果。地税局在此方案中,将着重强化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激励企业与公众积极参与,为绿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着眼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节能减排意识,完善节能措施,制定相关制度,加强示范引领,推动节能型机关建设的全面实施。力争在全省地税系统内形成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优良风气,使全体工作人员的资源节约意识显著提高,资源浪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倡导绿色文明消费,确保地税系统在建设节能环保型机关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主要目标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能减排的各项任务。根据XX省的整体规划,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至20xx年,各级地税机关需达成以下主要目标:以20xx年为基准,水、电、燃料等能源消耗量分别降低10%以上,力求节电10%,节水15%,建筑能耗和人均能耗分别降低15%以上。全省地税系统的机关公用经费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现“零增长”。选定一批节能减排示范单位,构建资源节约制度、标准体系、投资管理体系及协调机制;建立与机关节能减排要求相匹配的量化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平台。确保完成国家税务总局、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工作任务。
三、工作重点
针对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措施,狠抓落实,确保重点项目和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 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级领导需高度重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宣传和动员,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感,提升节能和环保意识。加强组织领导与监督检查,具体化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协调合作、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切实发挥地税机关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示范作用。
(二)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政府机关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干部职工的危机意识及历史责任感。广泛宣传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法律政策,分享优秀经验和做法,普及节能知识,推广节能技术,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行动中,努力营造浓厚的节约能源氛围,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 着力抓好重点项目,整体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及新型材料,开发低能耗绿色建筑。对现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推广太阳能利用与绿色照明,强化中央空调和其他耗能设备的能效监测与改造,提升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对机关资源节约的检查力度,定期对空调、电灯、计算机等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建立节能节水巡查制度,常态化检查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杜绝浪费行为以及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切忌以节能改造为名随意扩建、改建。
(四) 强化全系统办公用品及设备的节能管理。采用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电器与设备,减少待机能耗,实施节能改造,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合理设置空调温度,控制在26摄氏度以上,严格遵守照明系统管理,确保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现象;推动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的共享使用,非工作时及时关闭,降低待机能耗;推广节能开水器并合理安排使用时间;推行无纸化办公和再生纸的使用,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的消耗;加强废旧办公用品的回收与再利用,提升办公资源的高效利用率。
(五) 加强公务车辆的管理。严格控制单位的车辆编制与购置,禁止超编制、超标准购车,提倡低排量、低油耗的车辆。严格公务用车的使用管理,确保公务车辆的数量不超出核定编制,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增购;执行公务用车标准,优先选用经济环保的国产品牌车辆,非特殊情况下不配备越野车;合理安排出车任务和行驶路线,减少不必要的出行,提高使用效率;实行公务用车的节假日封存制度,严禁公车私用;落实定点维修、加油和保险政策,定期统计油耗并公布结果。
(六) 提高运行节能管理水平。各级地税机关或委托的物业单位要设立专门的能源管理岗位,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能源管理。健全设备预防性维修制度,确保大型设备的最佳运行状态;加强能源消耗监测,实施即时监控,为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优化管理制度、改善系统运行、规范用能行为等措施,提升整体运行的节能管理水平,降低能耗,推动全省地税机关的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