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执行方案在秋季学期的应用

352个月前

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不仅仅是对传统课堂的挑战,更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积极培养。通过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灵活的课堂结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与思维深度。重要的发现是,互动式学习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最终实现素质教育与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只有不断完善这一实施方案,才能让数学课堂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秋季学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1、思想准备

备课组首先深入学习兖州一中“三步六段”教学法的成功经验,积极调整教学理念,形成统一的思想。经过多次研讨,我们确定出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课堂改革模式。我们要进行有效的学生动员,引导他们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转向主动探索学习。

2、学生分组

根据数学成绩和能力水平,将学生进行分组安排,每班最多分成八个小组,每组人数不超过6人,组内成员应涵盖不同层次的学生。每组推选一名组长。组长负责组内成员的学习任务分配、讨论组织与展示安排等。我们鼓励组长和优秀生发挥带头作用,激励后进生积极学习,勇于请教。全组成员要服从组长的安排,遵守课堂纪律,确保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

三、编写导学案

1、编写的指导思想

导学案是教与学的具体实施指南,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改革的成败。我们的编写指导思想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集体研究、达成共识;保证质量、符合校情;分层次、难度适中;明确导向、确保学习效果;提前一周、统一格式;一课一案,确保每节必备。

2、导学案的格式

章节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写人:____审核人:_____时间:___班级:_____姓名:_______

(一)学习目标

(二)重点难点

(三)知识链接

(四)新课学习 (包括知识点、问题设计、典型例题等)

(五)达标训练

(六)作业布置

(七)课堂小结

(八)学后反思

3、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核心任务是确保导学案的质量,按时完成相关工作。

(1)设定每周一下午2:50为集体备课时间,进行个人签到,并记录备课情况。

(2)主备人需在周一完成本周的导学案初稿(任务在上周一分配)。周一下午进行中心发言,讲解主要知识点、难点、问题设计及解决方法。其他老师可进行补充,达成共识后定稿,并确保在周二前印出。

(3)制定下周的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分配导学案编写任务,同时安排示范课。

四、“35+10+X”课堂教学流程

每节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课中又细分为六个步骤。

【课前】

上课前,师生都应做好导学案,确保共同参与,有备而来。

1、老师的任务:

老师在课前需充分准备教材与导学案,了解学生情况,预测课堂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初步设计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及竞争的方案。

2、学生的任务:

(1)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预习。上节课最后10分钟,学生会收到导学案,并在老师指导下初步预习。在课外需花X小时进行预习,首先阅读课本,然后查阅导学案。通过自学、小组合作、请教老师等多方式解决大部分内容,对于较难的c、D级问题初步形成困惑,便于课堂中解决。对未解决的问题或经过他人帮助后仍有疑问的内容,需用红笔标记。

(2)上课前,课代表在黑板上写下本课的学习目标,组长安排代表在黑板上板书需展示的知识点、例题或练习题解答,便于课堂展示及老师了解学情。

【课中】

前35分钟:通过六个步骤组织教学,落实学习目标。

(1)重申目标

在学生完成预习的基础上,重申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已掌握和未掌握的内容。

(2)学情调查

课前5分钟抽查导学案(可抽查3份左右),使点拨更具针对性。

(3)问题汇总

上课伊始,各组将存在的问题写至黑板,学生可自行提出疑问。老师根据学情调查结果进行梳理,并快速设计解决方案。

(4)精讲点拨

针对汇总问题,组织学生展示,由学生自己讲解。老师在关键环节进行点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全方位关注和调控参与学生,鼓励他们积极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5)课堂检测

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效果检测,提问或书面形式皆可,时长约六分钟。学生间互相评出成绩,老师对各组成绩进行汇总,并给出评价。

(6)小结作业

没有小结,学生的课堂学习将变得散乱。老师要引导学生自我小结,归纳规律与方法。由于作业在预习中已基本完成,作业要求当堂完成或订正。组长收回导学案,待老师批阅,这也是本节课堂循环的终点。

后10分钟:最后10分钟课代表发下节课的《导学案》,老师引导学生预习下节课,明确目标、提供方法提示、破解难点,并进行初步预习。这10分钟是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也是下个课堂循环的起点。

【课后】

师生应进行课后反思,反思是进步的基础。

(1)老师的工作:

老师需反思课堂教学,设计出解决学生未清问题的方案,并将其纳入下节教学内容,对收回的导学案进行批阅,特别关注学生落实情况。个别问题可进行面批,共性问题通过习题课解决。

(2)学生的工作:

①学生回顾课堂活动,回想自己参与的程度、展示情况、提出问题的数量及为组内成功做出的贡献等;②对课堂内容理解不透及未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同伴合作、请教老师等方式及时解决,争取做到每课必清;③做好总结与纠错,重要知识点、易错点须记录在纠错本上,将导学案与纠错本作为复习材料。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执行方案在秋季学期的应用》.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