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周”旨在检验和评估各校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活动时间定为6月17日至23日,各校可自行安排演练。内容包括加强应急知识宣传,组织地震、消防、食物中毒等演练,并确保“五个一”要素的落实。各校需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查找不足并制定整改措施。活动要求明确责任制定方案,广泛宣传安全知识,营造安全氛围。演练结束后,各校需总结经验,提交评估报告,确保应急演练的实效性,并将活动情况纳入年度安全责任考核。
一、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旨在全面检验和评估各校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及科学性,加强我县学校应急救援队伍的技术与战术水平,进一步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及队伍建设;提升广大师生对突发事故的预防意识,提升其在突发安全事故中自我保护及救援能力。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周”的时间定为6月17日至6月23日,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适合的时间段,在校内的合适地点组织开展安全应急预案演练。
三、活动内容
(一) 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结合社会实践及主题教育活动,利用班级、团体、校会、国旗升旗仪式、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在板报、宣传栏等公共平台上发布有关地震、消防安全、防汛、防雷电、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逃生自救知识,悬挂宣传标语,安排咨询活动,发放相关宣传资料,使学生和教职员工全面接受安全教育,了解应急预案内容、响应程序、避险路径和避险区域,掌握应急救援常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 组织应急演练活动。各学校需围绕制定的安全应急预案,针对易发事故的薄弱环节,开展包括地震逃生、消防逃生、食物中毒、传染病防控等内容的安全应急演练。每所学校在开展应急演练周活动时应确保“五个一”的要素,即:“上一次应急知识课程、检查一次应急值班情况、检查一次应急设施情况、组织一次应急宣传演讲、开展一次应急演练”。
(三)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各校应通过本次应急演练活动,查找应急预案中可能存在的不足,针对发现的问题,迅速制定整改措施,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充实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持续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四、活动要求
(一) 明确责任,制定方案。各校需结合自身及周边区域的特点,认真研究并制定活动方案,确保演练工作的安全性,参与演练的人员需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对演练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间和地点,需制定详细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避免出现人员伤亡事故。演练结束后,要将本年度“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周”的实施方案报送县教育局安监科。
(二)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本次演练活动需结合校园安全,广泛传播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理念、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及应急逃生、避险、救援知识,以提升广大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努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为我县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三) 加强督查,认真总结。各学校要认真总结安全应急演练的实战体验,对于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应做好演练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包括演练计划、方案、总结及图片的收集,完善演练工作档案资料。在演练结束后,各单位需认真进行总结评估工作,并将应急演练评估总结报告以邮件附件形式于6月23日前报县教育局安监科。县教育局将把各校活动情况(方案执行情况及总结材料)纳入年度安全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