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幼儿园的安全,特制定《幼儿园防暴力应急预案》。该预案主要包括组织领导、小组职责、预防措施和事故处理程序。幼儿园成立专门的防暴力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整体协调,确保暴力事件发生时迅速响应。预防措施包括严格门卫管理、教职工安全教育、与当地派出所协作等,以提高安全意识和警惕性。一旦发生暴力事件,现场人员需立即报警并迅速疏散幼儿,保护其安全。应急小组成员在园长指挥下,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救援和处理。事后,幼儿园将开展事故调查,进行责任追究和完善安全措施,以减少未来风险,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防暴力应急预案 第1篇
为了保障幼儿园的安全,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将安全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理转向预防,积极推动安全制度的建设。对于不可预见的各类突发事件,我们将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尽量减轻事故造成的后果。依据上级教育部门《关于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结合《幼儿园安全应急预案》,特制定《幼儿园防暴力侵害应急处理预案》。
一、成立防暴力侵害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李华(园长)
副组长:王芳(行政主任) 张明(安全负责人)
成员:
二、预防措施:
1、严格遵循《幼儿园门卫管理制度》,确保校园安全。门卫人员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园内大门在上学期间保持关闭,未经许可的人员及车辆不得入内。如有必要进入,需经过门卫人员的批准并进行详细登记。学生因特殊情况需离园的,必须由班主任签字同意,并与家长联系确认。只有在取得家长的确认后,方可放行。
2、对全体教职工和幼儿进行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3、强化警惕性。值班教师应全天巡查校园,掌握第一手情况。在接送时间,值班人员需在园门口待命,保持警觉。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报警,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
4、与当地派出所建立协作关系,完善园区安全联防机制。在法治副园长的指导下,加强对师幼的安全教育,定期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大家的自我保护能力。
5、通过家长信、家校联系册和家长会等形式,提醒家长增强安全意识,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安全管理,确保按时接送孩子。
6、定期开展校园内矛盾隐患排查,落实隐患排除措施。关注幼儿的日常行为,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师幼的安全。
7、对校园内水、电、气等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消除潜在安全隐患,确保园区的安全。
三、外来暴力侵害应急处理措施:
1、发现情况的人员应立即向园长报告,进行周旋以保护幼儿。
2、副组长负责拨打110报警,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3、应急小组成员应迅速赶赴现场,听从园长的统一指挥。
4、负责班级管理的教师应引导幼儿有序疏散。
5、班级教师需及时关闭门窗,安抚幼儿,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隐蔽措施。
6、园内的男教职工应积极参与,与侵害者保持距离并给予必要的警示。
7、园长应拨打120,联系医务人员处理受伤幼儿,并通知家长进行后续医疗。
8、后勤人员需随时待命,配合应急处理的各项工作。
防暴力应急预案 第2篇
幼儿园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因其主要依赖女性教师且教育对象为无反抗能力的幼儿,容易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暴力侵袭的目标。为确保幼儿的安全,特制定以下防暴力应急预案。
1. 人员疏散与转移
1) 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一旦发现有非法入侵现象或暴力事件发生,园内工作人员应迅速做出反应,保持冷静,务必把保护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不能退缩。务必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决不能有拖延。
2) 立即启用园内的报警系统,指定专人快速拨打110报警,并通知120医疗救护中心。
3) 迅速上报园领导,并发出求助信号,请求附近居民或社区的支持。
4) 立即将幼儿带往安全区域。
5) 所有教师应当展现出勇敢无畏的精神,积极与侵入者对抗。
2. 治安维护与急救措施
1) 事件发生后,应迅速组织救助,及时将伤员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治疗。
2) 应充分调动党员、团员和治安志愿者的力量,确保幼儿园的安全和救助工作顺利进行。
3) 在采取救助措施的及时通知受伤幼儿的家长。
4) 保护现场,进行记录和取证,并及时联系上级教育部门及相关机构,协助110进行调查。
5) 幼儿园领导应在医院或救助地点安排处理相关事务。
6) 在进行救助工作的园方应迅速开展情况排查,确保掌握事件的详细信息。
3. 事后处理与总结
1) 妥善处理事件后续事宜,包括与相关保险公司联系索赔,安慰受害儿童家属等。幼儿园需就事件经过、成因分析、处理结果及后续改进措施等形成书面报告,及时向上级反馈。
2) 针对事件的性质和严重性,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积极寻求指导,确保按要求妥善处理善后工作。
3) 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处理事件的方案,防止事件影响进一步扩大,尽量减轻损失。
4) 如遇到家长情绪不稳定或群众上访等突发情况,应尽量在基层处理,避免矛盾升级。
防暴力应急预案 第3篇
为维护幼儿园的安全与和谐,避免突发暴力事件的发生,努力营造一个稳定的教学环境,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幼儿园防暴力应急预案》。
组织保障
为切实加强幼儿园防暴力工作的组织协调与领导,成立防暴力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张小华
副组长——李明亮
成员——各班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园长办公室
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
在园领导班子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全园教职工的防暴力教育,确定关键防护区域(如食堂、教室、办公室、财务室),密切关注相关信息,进行调研分析,以控制事态发展,对重大工作决策给予指导,协调各部门有效展开防范措施,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具体措施,组建应急应对小组,提升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园区的安全。
识别潜在的暴力事件引发因素,消除可疑现象。
过去的事件表明,个人的负面情绪或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是导致暴力行为的关键原因,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幼儿园出入人员的观察,全面了解学童家庭背景,避免可疑人物进入校园。
预防措施:
1.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培训,提升其防范意识。
2.严格门卫登记制度,确保管理到位,禁止可疑人员进入幼儿园。
3.杜绝家庭中有精神障碍病史的家长进入园区。
4.做好员工的心理疏导工作,了解有不满情绪的人员,耐心进行心理辅导。
事件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暴力事件,按照以下程序处理:
1.立即报警。(由保安或园长负责)
2.园长或安全负责人迅速向教育局报告。(先电话后书面通知)
3.如发生人质劫持事件,园方应尽力进行疏导,劝导犯罪分子停止行为,同时全力保障其他人员的撤离,减少伤亡。
4.如有人员受伤,第一时间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治,并及时通知其家属。
5.保护现场,积极配合警方进行调查。
6.在警方的指导下维护现场秩序,做好善后工作。
防暴力应急疏散流程
防暴力应急疏散由学校防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确保幼儿的安全,并做好情绪安抚工作。
幼儿园的疏散工作程序:
1.如发现可疑人员进入教学楼但尚未到达教室,各班教师与保育员应立即关闭并锁好所有门窗,并安抚幼儿心理。
2.如果可疑人员进入某个教室,当班教师应与其沟通,保育员需尽量将幼儿转移至安全区域(如其他教室)。
3.若可疑人员已进入校园但未进入教学楼,保育员应立即锁上教学楼大门,并通知各班教师锁好教室门窗。
防暴力应急预案 第4篇
幼儿园内发生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防暴力应急预案。
为确保小朋友们的安全,响应相关部门的号召,我园决定开展幼儿园防暴力专项治理。通过专项治理,我们希望加强安全教育,严格落实园规园纪,规范幼儿的行为,引导幼儿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现将有关治理活动的应急预案制定如下:
一、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园长
成员:中层干部、各班主任
二、主要领导职责:
园长:负责整体协调和安排防暴力专项治理工作。
副园长:负责对专项治理工作的具体落实。
德育处:负责防暴力专项治理的防控和根据上级要求部署具体工作。
班主任:负责幼儿的日常管理及安全情况的反映和落实。
中层干部、德育处人员:负责幼儿园活动区域的安全巡视,防止闲杂人员进入园内。
各班主任:需向幼儿讲解防暴力相关知识,组织宣传和预防活动,定期汇报班级安全情况,及时处理问题。
三、工作目标和任务
通过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和巡视工作,落实防暴力专项治理,采取个人防护、园所防护和技术防护(如监控摄像头)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防范和应对暴力事件,确保幼儿的安全和健康,维持正常的教育秩序。
四、落实防范措施
1、班主任需及时了解班级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干预。如有需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当班值班的中层干部报告。
2、值班教师需定时巡视园区,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利用监控设备,强化对园区多角度的监控,确保无暴力事件发生。
4、通过晨会、班会和家长会等形式,增强全园师生的安全意识,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
5、园内将密切关注暴力事件的情况,及时加强宣传,通过培训等方式增强教师及家长的防治知识,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消除恐惧心理。
6、园门口设立警报电话,联系人:张伟,电话xxxxxxxxxxx
五、紧急情况应急处理
如发现暴力事件,班主任或年级组长应立即向德育处报告,及时了解情况,由德育处或值班中层干部负责应急处理。班主任需进行情况调查并及时通知家长,配合教育工作。若发生重大事件,应及时上报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
防暴力应急预案 第5篇
为认真落实国家教育部及地方教育局关于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相关精神,进一步强化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根据上级的指示及现行法律法规,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防暴力应急预案。
一、幼儿园防暴力应急预案组织结构及职责
如发生暴力事件,组长需立即带领应急小组成员赶赴现场,迅速制止施暴者的行为,必要时可进行正当防卫。
职责包括:一旦发现校园暴力,组长应按照指挥要求,组织人员迅速疏散未被施暴的幼儿,同时确保他们安全转移到安全区域。组长需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并向“110”和相关教育部门汇报事件,确保通讯畅通无阻。若有幼儿受伤,应立即联系“120”进行救治安排。
二、幼儿园防暴力事故应急小组职责
1、决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2、统一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明确现场指挥人员,负责调动应急队伍与物资。
3、向公安机关、医院及相关教育部门报告并保持密切联系,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向园内人员通报事故进展。
5、向上级部门提出救援请求。
三、幼儿园防暴力报告流程图
发现施暴者或受害者后,现场立即发出求救信号,吸引周围人员的注意。
教师应在保护幼儿安全的前提下,与施暴者进行巧妙周旋,同时暗中派人通知最近的教职员工,由其向园长报告情况。
报告教育局。
现场防暴组、疏散引导组、通讯联络组、现场救护组。
四、幼儿园防暴力处理程序及措施:
1、发现校园暴力时的应急措施。
①若教师发现施暴者正在对幼儿施暴,应立即出面制止,并与施暴者周旋,同时暗中通知指挥中心。
②若幼儿目击到施暴事件,应立即向最近的教师报告再向指挥中心通告。
2、接到报告后,总指挥须迅速前往现场并拨打“110”请求警察支援。召集附近的教师(优先男教师)前往现场制止施暴行为,并联系现场防暴组组长。
3、各应急组的现场救援工作:
现场防暴组:接到暴力消息后,应快速行动,立即前往现场,必须以保护幼儿的安全为首要原则,避免受伤。必要时可采取正当防卫措施。
疏散引导组:在组长的指导下迅速赶赴现场,当防暴组与施暴者对峙时,尽可能确保周围易受伤害的幼儿安全撤离。
通讯联络组:应迅速联系相关部门人员到达现场,确保各方能够及时沟通。
现场救护组:接到紧急情况通知后,组员应立即准备药品前往现场,评估伤员情况,提供必要的急救服务,并在重伤员情况下拨打“120”寻求医疗救助。
4、事故调查与后续处理。
①在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园方应及时对伤员进行救助并妥善安抚家长情绪。
②协助公安和教育主管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经过。
③如确定为责任事故,园方需追究相关责任并实施相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