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及措施

402个月前

潜藏着无数意想不到的危险,稍有不慎便可能酿成惨剧。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预案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有限空间作业环境的深入分析和事故案例的我们发现,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不仅能够快速响应突发状况,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合理的预案措施不仅包括人员培训、设备准备,还需加强现场评估与风险识别,确保在危机时刻能够从容应对,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措施

1.2 本预案适用于XXXX单位。所有管理人员及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工作人员需对本预案进行深入了解。

1.3 本预案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根据演练情况进行不断修订和完善。

1.4 编制依据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02]第70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xx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

2. 危险源(点)分析

2.1 危险源(点)种类

本单位的有限空间主要为污水处理池。

2.2 危险源(点)特性

2.2.1 污水处理池在作业中,工作人员需阶段性进入,池内可能缺氧或存在有害气体,易导致作业人员中毒或窒息。

2.2.2 作业人员在进出及进行维护清理的过程中,面临中毒、窒息的危险。

3. 应急救援

3.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3.1.1 应急救援小组

为有效开展应急救援,特成立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包括:

组长:张三(职务: ) 电话:

第一副组长:李四(职务: ) 电话:

第二副组长:王五(职务: ) 电话:

小组成员:XXX、XXX、XXX、XXX、XXX

3.1.2 人员职责

组长职责:1、负责指挥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掌握现场事故和人员安全情况,做出现场救援决策,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到达现场;2、在非工作时间内接收救援信息,立即按预案发布指令;确保信息在抢救过程中畅通。

第一副组长职责:1、迅速赶往现场,组织现场协调工作;2、组织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救援工作;3、为救援提供必要的安全技术支持和防护物资,并实施现场安全监督;4、在组长缺席时承担组长职责。

第二副组长职责:1、协助组长完成任务,确保事故现场的救援及医疗救护工作落实到位;2、在组长及第一副组长缺席时接手其工作。

小组成员职责:积极配合现场救援工作,服从应急救援小组的统一指挥与安排。

事故现场目击者职责:1、事故发生后,迅速召集周围人员参与救援,并利用现场配备的呼吸设备、保险绳等应急器材开展救援;2、迅速转移受伤人员;3、利用现场通风设备改善池内的空气流通。

3.2 应急救援器材

呼吸防护用品:(全面式正压空气呼吸器、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应急通讯设备:

现场检测设备:

强制通风设备:

应急照明设备:

安全绳:

救生索:

安全梯:

3.3 应急处理程序

(1)初步评估

现场负责人与救援人员需对事故情况进行初步评估,了解事故范围及可能的扩散情况。

(2)快速检测

使用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与氧气含量进行检测;若无检测仪器,可采用动物检测法或蜡烛法进行初步检测。

动物检测法:在进入有限空间前,放入小型动物如鸡、鸭,观察其状态,若生命体态正常则表示空气质量良好,反之需加强通风。

蜡烛法:在有限空间内点燃蜡烛,观察火焰情况,熄灭则表明空气质量不佳,需继续通风。

(3)强制通风

根据检测结果,实施强制通风措施以降低风险,确保空气流通,禁止使用纯氧通风。

(4)自我防护

救援人员需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呼吸器、工作服、安全帽、手套等),系好安全带以防受伤。

(5)应急照明

在有限空间内的救援应使用12V以下的安全照明灯,电源线应选用绝缘性好的材料。

(6)脱离危险区域

发现有限空间内有受伤人员时,应使用安全带固定伤员的腿部和上半身,确保其安全提升,避免对呼吸和伤口造成影响。

(7)保持通讯

救援过程中,有限空间的救援人员应与外部监护人员保持通讯畅通,建立明确的信号联络。在撤离之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8)紧急救护

救出受伤人员后,需对其进行现场紧急救护,并及时转送医院。

4. 紧急救护原则

(1)迅速将窒息者移至有新鲜空气的地方。

(2)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3)呼叫“120”急救服务,直至救护医生到达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5. 事故报告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后,相关班组及个人应及时通知XXX董事长,XXX总经理及安全员XXX。

预案的实施启动

各单位在对本单位污水处理池进行维修或清洗作业时,一旦发生有限空间窒息或中毒事故,本预案将自动启动。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及措施》.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